在《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本书的第33页,李倩将世上的成功分为天才型成功和思维型成功。天才只属于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思维型成功。
杨超和李倩的思维型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如果想和她们一样成功,就需要找到成功的钥匙。
总结一下,成功的钥匙有二把:
第一把钥匙:找到行业规律
大学教育有一套对学生的考核指标GPA,做为大学生的杨超发现,取得更高的GPA分数与学生的日后个人发展关系不大,学好学坏都没什么关系。
那如何留出更多时间去做有用的事,而用最少的时间去取得更高的GPA?
她和另外三位小伙伴组成“学渣联盟”一起研究大学期末评分标准,找到了各种加分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合伙创办了一个公司,为大学生提供语言培训、加分服务、出国服务、实习工作等长期连续服务。
当其他的大学生要么不知道想要什么结果,要么知道想要什么,但从来没想过该如何达成目标时,杨超却已经收获了更好的人生结果。
李倩,本科学中文,研究生学管理,在腾讯8年做的是新闻主编,现在是圈内有名的营销专家。她转型次数虽然很多但却每次转型都很成功,因为她有自己的“套路”:进入任何一个行业,先找到规律,丰富自己的资源和认知,努力地去思考,然后成为行业头部有重要贡献的那个20%。
第二把钥匙:个人品牌差异化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四年挣80万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但是杨超却从没担心过。
她最擅长的是教面向考试的英语,所以她从大二开始就在新东方当老师,后来出任青海西宁新东方校长。这就是她区别于其他大学生的地方,我相信肯定有英语比她更好的大学生,但是杨超却是更擅长利用自己的优势。
对于李倩来话,每次转型后,如何快速在新领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头部有重要贡献的那个20%,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造个人品牌差异化。因此,她是营销圈里最懂投资的人,也是投资圈里最懂营销的人。
找到行业规律,实现个人品牌差异化,是打开成功大门的二把钥匙。如何找到这二把钥匙,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也需要一点运气,但无论如何,方向对了,成功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