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穷人思想!

一位老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


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老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


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这位老奶奶。


一位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只有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她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


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


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


有位老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缺钱”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哪怕现在儿女成人,生活毫无压力,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困,也担心将来会再次遭遇穷困。


“苦日子过怕了”的他,一直很节俭。为了节省水费,老大爷洗菜的时候总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干净,他甚至不洗。


因为经常吃没有洗净的菜,老大爷感染了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进食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点因此而丧命。


最终住院费花了近七万元,才捡回一条命。七万元,够这位老大爷活两辈子的水费了。


“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


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


深层次的道理不说,国家、社会需要我们适度消费。有消费,有流通,经济才能发展。我们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


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人曾经很穷。 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
    5138bb4d8a48阅读 9,454评论 31 214
  • 以后会有一个人 牵我的手 搂我的腰 吻我的唇 以后会有一个人 我见到时眼里会有小星星 会咧着嘴笑 以后会有一个人 ...
    一直在进步的三三阅读 290评论 0 0
  • 我做销售一行已经3年多了。一年后,因为业绩突出,同事相处融洽,转到管理岗。刚做管理岗位的时候,从领头羊转换到牧羊人...
    李金璇阅读 213评论 0 0
  • 我时常回忆自己的过往,毕竟,我是那么一个念旧的人。在夜色愈浓的时候思念愈发地不可收拾,但好在,在睡一觉醒来过后...
    sweet西柚子阅读 2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