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这本《过得刚好》。
之前不是很了解郭德纲,大部分是通过电视节目看他的相声,主持或者评委。
看他的相声,觉得此人幽默风趣还不失童真;看他的主持,觉得他很有风度且气质不凡;看他的评委,觉得他牙尖嘴利又巧舌如簧。
对他的印象,与其他明星等公众人物并无差异。但是读了本书,开始了解这个公众人物背后的故事。奈何自己阅历尚浅,且也只是道听途说云云,无法评判其所说的是是非非,只能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谈谈我的一点感触。
读前几章文字,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在舞台上以笑星示人的形象。不得不说,老郭的文学修养非一般人可比,文言对仗张嘴就来。
且看:
一介布衣,秉性孤单。持杆棒漫步街前,斥宵小,吓贪顽,风起处血染蓝衫。黄连苦英雄更苦,登天难为人更难。不怕虎狼当面坐,唯惧人心霜雪寒。
再看:
三分露水一苗草,半楼风月两层人。
观彻世态惊神胆,看透炎凉起魄魂。
骄狂体后辱相伴,谦谨身前颂自跟。
良心乍起三更夜,明月清风冷笑人。
这只是从大篇文章截取的一小节,即可管中窥豹。
极尽嬉笑怒骂 ,皆成生花文章。
既然郭德纲在文学造诣上如此深厚,就不敢再老郭老郭这样没大没小的直呼了,改其名曰,郭老。
郭老前几章文字,叙述其从平民百姓讨生活,到平步青云起风波的大小故事。前者不用说,皆是披荆斩棘谋饭碗,卧薪尝胆待翻盘。
果然,郭老功夫不负有心人。
果然,郭老功成名就不饶人。
看到这本书的中间部分,几乎章章都是讽刺反驳,句句皆乃自清人浊。
有人说,郭德纲嘴上说的不跟别人一般见识,其实是睚眦必报,你看这么多旧事旧帐都拿出来翻翻,还要较这个真,论这个错,还说别人小心眼。
有人说,郭老经历的东西太浑浊,他能走到今天这步,必定是承受了巨大的匪夷所思的压迫,他拿出来给后人评论个是非,没什么毛病,不能因此说他伪文。
再说了,人家凭什么要咽下这口气,以前没实力抗争忍了,现在有能力了反击回去怎么了?周官可放火,百姓禁点灯?何况已不是普通百姓。
其实,郭老书读的也不少,但有些操之过急。古人说,修身养性。郭老这等学识,修身可以算是达到了,但是在养性上,大概还欠点火候。
养性养性,关键在于养字,它急不来,也熬不得。是随着年龄,阅历,心智的进步而发展,需要外在培养,也需要内在琢磨。
与其花费时间在解释和争吵上,不如用这时间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既然事件本身是固定的,那再如何描述也是徒然,公道自在人心。若涉及相关利益问题,则借用法律法规解决,让事情回到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我相信,在我们祖国的当今社会,还没有完全可以一手遮天的喽啰。
郭老珍惜生活,常常感叹人生不易,感激命运所赐。他写道,为父母购置新宅,装修停当,迎二老入住。着光极好,室暖如春,父母大喜,余心亦安。为人子之乐不过如此,不亦快哉!
人生在世,如何才算过得很好?谁能一片冰心超然物外?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珍惜生活赋予的点点滴滴,方能算得上是过得刚好吧。
看多了郭老的遣词造句,我已不会写文章了,文不文 武不武,讲究看吧。书还没看完,待看完若是有不同感悟,再来斟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