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聊996时,我们到底在聊什么?

一、

上午和朋友在徒步玄武湖时,接到从下玩到大的一哥们儿的电话,他说他在芜湖,让我赶紧过来,晚上几个哥们儿在芜湖聚聚,然后明天一早送我回南京。

作为一个毕业多年、被一票兄弟、朋友、同学视为靠谱的我,一有聚会,不论天涯海角、地北天南,我都是会爽快的答应并如约而至。我们前后在北京、济南、青岛、合肥、蚌埠、西安、西宁、杭州、扬州、苏州、上海、重庆、深圳一起喝过酒,一起吹过牛,完事了各回各家,各忙各活,然后随时待命,准备下一次疯狂。

所以对于这个哥们儿的邀约,我心动了,但是,最终我还是拒绝了,明天虽是周日,但是我这周的出差个人总结、个人的工作计划还没做完,这些事儿我是计划在周日好好再梳理下,顺便准备下下周工作计划的。

这些事儿原本我都可以往后推,而且无论客观上还是主观上我都有理由自我放松下,见见几个多年未见的好友(有几个朋友多年未见了,这次一起攒了个局),但是基于个人工作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考虑(哈哈,请允许我就个人的“责任心”上升到职业道德),我还是拒绝了。

所以,和朋友逛完湖、吃完火锅后,就各回各家了。回到家已是16点左右,我简单洗漱就休息了下,然后就起来工作了,对于一个上午走了15000步的我,初步算了下休息还不到一个小时。

我这是有多大的责任心或是工作对我有多大的吸引力呀?!


二、

我大学毕业时,通过校招并以管培生的身份进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虽然公司允诺上班时间是“965”,但是基于人事考核及办公室氛围,基本上大家都是很自觉的工作到“985”或者是“995”,而真正需要超过“965”的工时进行加班的时候,真的是少之又少。

我当时作为一个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带教对我非常不错,每天下午到了6点,就提醒我准时下班。有时是和我一起走,有时是让我先走然后她继续留下来加班。后来,我为了更好的成长起来,也想多学点东西,再除了完成带教安排的工作后,一方面会进行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也不断的向带教讨活儿干。慢慢的,我的工时就趋向于了“975”、“985”甚至“995”。

再后来,我从一个人新人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甚至部门经理、我自己的工时安排可以更加灵活的时候,我还是保持住了“985”的工作习惯,因为这个时候,我还是有很多可以去学习、去提升的方面,当然,也是为了不让一直信任并提拔我的领导难堪,因为中心员工的考勤情况,人事都是一手掌握并不定时的反馈给我们领导。

平均下班时间太早,不管有事无事,真的是会被单独请“喝咖啡”的。


三、

早我一年进来的另一位管培生,后来离职了,离职后每天给我打电话、发微信,说他现在这个单位太轻松了,没什么事儿干,每天下午大家不是刷刷剧,就是吃吃零食聊聊天,然后不到五点,就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而且公司的请假制度很宽松,有几个同事没事儿就请假全国去跑马拉松。

这个管培生之前还在的时候,其实加班并不多,顶多也就“975”吧,当时他就说接受不了这个公司氛围和加班文化。所以我半开玩笑的对他说,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工作吗?工作轻松而且每天“965”,预留了充足的时间让你跑步减肥和养小宠物。

再后来他又和我说,每天这样他很慌,感觉没什么成长,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是混吃等死。这时我比较严肃的告诉他,“965”工时绝对是外面绝大部分公司的常态,你不要把之前在我们公司的工时情况进行对比,还怀疑是不是之前是对的而现在是错的。我说你一定要赶紧纠正自己对工时的认知,同时你要深刻的考虑下,你出来工作,究竟是想提升自己的同时把钱给挣了,还是仅仅想挣钱的同时轻松打发时间。

他听了沉默了会儿没说话,后续也没有再找我了。再一次联系我时,他说他重新换了个公司。


四、

马云说,能够“996”是幸福的。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总之,我比较理性,我看到了它积极向上的一面,也理解它负面消极的一层。

从正面来说:1、员工能够“996”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能够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也能满足员工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需求;2、在“996”的同时,如果公司还能够严格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给予补休或是加班补贴,给予员工对等的回报,我想这应该也是员工乐于看见的。

从负面来说:1、强制性的“996“会激起员工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公司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员工的稳定(除非钱是足够的多);2、强制性的”996“,如果不是工作需要,不仅是公司经营资源的浪费,也会滋生员工的虚耗和低效。

作为一个正常人,不论我们价值观如何,我想我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我们刚从学校出来,不管进入的是政府机关、名企还是小企业,我想我们都是有一腔热血和极强的信心,想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并成就一番事业的,没有一个人工作是为了谋取一份工资并且开始混吃等死、不求上进。

所以,当我们在聊“996“时,我们到底在聊什么呢?

我想无非以下几点:1、“996“能否进一步让员工得到提升和进步;2、”996“能否让员工在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的同时,收入有所增加;3、自我提升和收入增加,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996“至少要让员工得到其中一个;4、如果”996“既不能让员工自我提升,还实现不了收入增加,你让员工这一肚子的怨气,哪里去发泄?——这时候,我想公司就需要做好员工不断吐槽、接受他们低效拖沓的工作以及随时跳槽的一切可能的准备!

“996“,公司以及员工,您二位意下如何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996的话题持续发酵,马云也发声了,还发了两次。 第一次,马云说“996是福报”,引发舆论大哗。 此后,马云对自己...
    傅踢踢阅读 669评论 0 8
  • 我趴在绿色木质窗杦前 幻想着眼前茫茫的严寒夜色是雪地 我砸下来的眼泪似乎不沉重了 哭喊声都将隐没在皑皑白雪里 伤心...
    南逢酒馆阅读 143评论 0 0
  • 作者 姜苏 蒋海诺还是老习惯,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脸上卫生间,却是拿起手机看。看半天微信,一条主题为教育+互联网的...
    姜苏阅读 244评论 0 0
  • 1.情绪管理,继续保持。 2.陪伴:今天孩子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和好朋友在一起,开心快乐的一天。 晚饭后六点开始暑...
    azhifeng阅读 108评论 0 0
  • 马兰诗社·温花豆儿 我一直都希望 雨后的阳光照在身上 你走在前面 我走在后面 彩虹从你眼前经过 落在我的脚下 你看...
    温花豆儿阅读 2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