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典美学

有朋友向我探讨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的问题,问我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内核。其实,我对此也无专业性的研究,加之中国古典美学如此博大精深,单凭我一人、一时之力肯定难以论述的明白。真要是说,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从其特点上,来谈谈我个人浅疏的见解。我之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渊源有二,一者为儒家思想,另者为道家思想,但且以儒家思想为主。

儒家思想为古代中国的正统,封建社会政治的运营,离不开儒家思想的维护。政治,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故其对当时的任何事物无不有着广泛作用。当然美学必不会例外,甚至可以说中国古典美学就是在儒家文化上直接建立的。儒家讲究仁礼,于是人之美首在德行,次在才智,未才是体貌。儒家讲究中庸,于是器物构造讲究平衡,多一分,少一分便都是缺陷。儒家讲究等级,故次序排布绝无差错,颜色,材质,剂量皆有定则。儒家讲究典雅,故各种工艺制品无不登峰造极,细微之物亦需呈现出纷繁华丽。儒家讲究含蓄,故语言不便直白,事物以不露为美。儒家“六艺”更直接是古代的审美对象,我们可以回看古代美学作品,诗,书,画,建筑,服饰,瓷器,漆器,玉雕,木雕……等一切一切的工艺品和艺术作品,哪一个没有特殊的寓意?哪点没有儒家的影子?

故宫

道家是知识份子仕途失意自我安慰的良药,每每入世不顺时,他们总是想到避世修已。每一朝代总有先贤大家罢于朝野,道家思想便长而久之存在,以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竟成主流。而恰巧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化成熟的一个异常重要的阶段,文学进入自觉,书法的行、草诞生,大民族的融合,士族权力到达巅峰,经济重心南移,玄学和佛教极度盛行……于是,道家思想便在古典美学形成的关键时期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堪比于儒家。道家尚思辨,重玄虚,使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不少趣味。山水画中的留白,这是虚实的对比之美。文人诗的意境,这是宇宙大观的哲学之美。事物构建的对称,这是阴阳平衡之美。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这是天人合一之美。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这些无不可以从道家的八卦图中窥知一二。中国向来重气,这气一半是儒家伦理的气节,一半就是道家哲学的阴阳。

留白

中国古典美学在儒道两家思想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可有意思的是二者似乎毫无矛盾,并行且又融合,如道家的阴阳平衡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再如道家的辩证色彩与儒家的整体观念,都似乎有相通之处。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注定中国古典美学傲于东方,在世界美学的园地里大放异彩。所以我们无需在西方美学的系统化下妄自菲薄,也不可能拿西方美学的研究视角来套弄中国美学。我们是需要借鉴西方美学的研究成果,但我们更需要中国本土的美学家,用中国古典特有的视角来构建中国美学,这才是当下任务之急。


注:这些当然都是我非专业的想法,专业人士一看便是漏洞百出了。但毕竟我才疏学浅,只能想到这些。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实属常事,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各有千秋。但如果就每个细节来作比较,则过于琐碎而无法找到比较的线索。泛泛而谈的比较对于...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1,519评论 0 18
  • 前言:JVM中除了程序计数器,其他的区域都有可能会发生内存溢出。 0.什么是内存溢出 当程序需要申请内存的时候,由...
    程序员技术圈阅读 763评论 0 5
  • 赠别·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解】1、多情句:意谓多情...
    修源正本阅读 213评论 0 1
  • 旅行之于我,有着特别的意义。旅行给我的感觉,宛如舌尖上别样的味道。 我第一次旅行,发生在大二,我们班的学委,某一天...
    蓦然回首已是曾经阅读 229评论 0 2
  •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各种各样的逆境反应中,最能让人变得无力的反应是灾难化。灾难化就是把日常琐事想象成重大挫折,又把...
    阿褒阅读 1,91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