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杨炯:梓州任满乘舟返,出川沉吟三峡诗

古老三峡

天造三峡险,地设夔门雄。长江三峡,不仅赐给世人奇绝的地理美景,也留下诸多关乎生死的暗礁险滩。古代三峡流淌之水,是山民、船工、纤夫们心目中之纠结:苦难;古代三峡奇异风光,是过往贬官、贤达、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幻境:诗意山川。

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名人与长江三峡之情缘,我又发现了一位虽未在三峡地域任职,却同样是贬官的唐朝名诗人杨炯。


杨炯画像

杨炯,字令明,华州华阴人。唐显庆四年(659年)进士,授弘文馆待制。上元三年(676年),补为校书郎。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垂拱二年(686年),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如意元年(692年),迁盈川县令。

杨炯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长诗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有《杨盈川集》存世。

夔州:白帝城

据考证,杨炯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担任司法参军,将近四年时间。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沿水道下川江、过三峡出川。算起来,杨炯比李白下三峡要早35年哩,可谓唐代文化名人行走三峡第一人。25岁的李白,是开元十三年(725年)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而今的奉节,先秦属巴郡鱼复县,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名夔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命名为奉节县。

昔日夔州城

杨炯乘舟入夔门、出南津关,遭遇风浪凶险甚多,最终平安出峡,感慨赋诗也一定很多。可惜我们今天只看到了《广溪峡》、《巫峡》、《西陵峡》三首五言古诗。尽管如此,能欣赏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逼真地状摹三峡绮丽风光,深情抒发寻古探幽情怀的五言古诗,乃后学如我辈者之幸也!

广溪峡(瞿塘峡)

广溪峡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巫峡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巫峡行舟

西陵峡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西陵峡:新滩天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