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东读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书法课,就向一位舍友借他的书画毡(他之前选修过,所以有这东西)。舍友说,就卖给你吧。我说,我跟你借用一下就好了。现在想来,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说过的最厚脸皮的话了。于是我真的就“借用”了舍友的书画毡,整整一个学期。
这事儿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后来出现了“伸手党”这个词,我也习得了“付费就是捡便宜”的概念,这才惊觉当时的行为大大的糟糕,那不就是活脱脱的一伸手党吗!那哥们后来跑美国去了,而我每想起此事,自己就羞愧得无地自容。
想一想,我当伸手党不仅这一次,也不是一次两次。当了伸手党已经糟糕了,而更可怕的是:自己当了伸手党,还浑然不知。我后知后觉,总算幸运地醒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迷糊着呢?
我在已经知道“伸手党”这个概念的情况下,有时还照样掉坑里去,是因为对什么是“伸手党”没有清晰的定义。我后来自己做了一个界定:自己不做功课,却希望别人提供答案;自己不想支付代价,寄望于向别人索取——前者看着像勤学好问,实际上是怠惰偷懒;后者看着是善用人脉,实际上是占别人便宜——这就是伸手党的行径。
自从划了这样一条清晰的线,果然就比较有效地管好自己,不乱伸手了。多百度,多刷卡。凡事自己能解决的,坚决不麻烦别人;花钱能解决的,坚决不拉朋友、托关系。
有一次表妹去香港,老婆想托表妹带些奶粉回来。她这念头刚冒出来,我马上把它打消了。几罐奶粉,国内买就是了,何必麻烦人。我希望自己的表妹在香港开开心心地玩,不需要给任何人当信鸽、当快递、当搬运工。
前些年感觉自己的Office用得不够精熟,常碰到不会的操作,拉低了工作效率。问人吧,肯定不行的,最多问个一次两次,多问讨人嫌。于是问百度,但太耗时间了,而且不系统,容易忘。咋整?最后花钱买了个课程学习去了。我当时是这么想的,这课程哪怕把我的效率提高一成,长期来看这钱花得就不冤。后来发现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用自己的工资去套算一下,这课程帮我节省的时间价值远高于学费,更妙的是还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地欠人情。
基于不做伸手党的理念,我后来养成了一种习惯:同学朋友结婚,我如果不能到场,要托其他朋友带红包,我一定第一时间打钱,而且在说好的数额之外另加一个百分点。有一次老婆发现了我的这个“怪癖”,问我为什么。我跟她解释:人家可能要跑银行去取现金帮你包红包,这要花时间的,对吧?还得帮你买个红包袋,对吧?还得帮你写名字,搞不好还写贺词,还要帮你送到新人手上,都要花精力的,对吧?我说,这一个点只是表个态,意思一下而已,根本填不了他们花的成本。她笑我太见外。也许吧,我就当求个心安吧。朋友们如果真觉得见外,完全可以再退回来的嘛——呵呵,开玩笑的。
除了自己不当伸手党,我觉得还要坚决地对旁边的伸手党说不,必要的话还应该教育一下——当他们向你伸手的时候。这也是为大家好,伸手党是不能惯的。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她一同事老找她提现金,就是用微信转钱给她,跟她换现金。她说一次两次还好,但是老这样她就烦了,后来就断然拒绝了。我当时不以为然,多大点事呀,人家又没要你的钱。不成想,后来同样的事居然让我也碰上了,我同样烦了,同样断然拒绝了。之后我们见面又说起这事儿。她说,尤其不能忍受那同事心安理得的样子,麻烦人还觉得理所当然,完全当她是一提现的机器。她说,这表面上看很公平,但现金又不会自己跑到钱包里来,还不是要人跑银行去取?你占用了我的时间,占了我大便宜,知道吗?
有了这次的教训,我对伸手党的态度就坚定多了,如无特殊情况,坚决回绝。你们自己动动手、动动脑就能搞定的事就别来烦我了。
之前有人找我要个信息、要个资料,我都不厌其烦地提供(虽然很多东西他们也能接触得到)。后来我就不直接提供了,但是会清楚地告诉他们在哪里能找得到。至于word、Excel的操作,问百度,自己动手去。我们自己尽量不麻烦别人,却让别人不惮于麻烦我们,这可不行。
人的惰性能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我通知事情一般是邮件群发,再加QQ群里通知,够周全了吧!到这份上了,还会有人一见面就问我,那个报告什么时候交?那个会在哪里开?那个……不是,我写邮件写得那么辛苦、写得那么清楚,都没人愿意认真看吗?这是对我劳动的极大不尊重。碰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冷静地跟他说:回去看邮件,有不认识的汉字可以来问我,我会教你怎么问百度的。
现在还不时有人在朋友圈里拉票,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爸妈叔伯子侄外甥……我一般都当作没看到,就算了(其实还是投过1票的,因为收了红包,抢到了6块钱。收买我还是很容易的~)。还有人会特别贴心地发到个人的聊天信息里来。这种情况下,对很熟的朋友,我会跟他开个玩笑:我的票很贵的,50块起,先收钱后办事。他们都听得懂,也就过去了。对不熟和没把握的,只好直接无视了。在我看来,这也是伸手党的行为呀。
对微信朋友圈拉票行为,有一次听到了罗辑思维CEO脱不花的解决之道。她说,如果万不得已要帮孩子拉选票,她会和孩子一起做一桶柠檬水,带到街边去摆摊,路过的人扫码投一票就送一杯柠檬水。这思路就让人击节叹赏。不见得人人都喜欢柠檬水,但是至少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是有代价的,对想要的东西要换取,而非索取。
拒绝做伸手党,也别惯坏了旁边的伸手党。这对大家都好,对“伸手党”尤其的好。
其实,我们每次当伸手党,都失去了一次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历练,这是对成长机会的弃绝;每次当伸手党,都是在从人情账户里往外提款,人情可是最经不起透支的。
伸手党们,该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