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旖奕, 班级:工设1602,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指导:余永海。
选题围绕影视作品衍生.影迷/粉丝兴趣圈等问题,也是针对“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APP的体验问题,展开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交互设计创新。该选题的目标用户为以本人为核心的一群人。
一、选题介绍和基本分析
在娱乐泛化的互联网时代,影视作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迷/粉丝二次创作的衍生作品如图片.视频.小说等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给影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pp出现前,人们的常见活动情境?
在此类视频App出现之前,人们往往用电视机.电脑或者在影院观看到视频。这使得人们观看视频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像现在这样随时随地都能观看。
本质上,人们想要获得什么情感体验?
人们观看视频基本出于娱乐的目的,因此人们最想要获得的应是兴趣体验.好奇体验,然后还有归属体验等。兴趣是一切的源头,因为对视频感兴趣人们才会点开视频,因为视频带来了兴趣人们才会一直看下去,而好奇感也会给人们带来兴趣促使人们观看视频。归属体验:表情包.短视频等衍生品的出现极大的增加了人们的归属感,人们能够在观影的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得到同类人的回应支持。
重新定义:优酷视频App视频
兴趣交流圈:影迷粉丝可以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圈子和拥有相同爱好的人一起交流。不仅仅只限于文字的交流,还可以发表一些自己的二次创作作品,如一些解说视频.剪辑短视频等。
推荐频道:推荐用户关注的演员.导演等的新剧.电影.综艺之类的资讯,以及用户感兴趣类型的剧集。
二、发现问题:现有App的情感体验分类分析
(一)现有App方案的活动情境:
1.追剧情境:已经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剧集,发生率高,重要。情感体验:兴趣体验有,好奇体验有。
2.猎奇情境:在剧库里寻找自己可能感兴趣的剧,或者去发现一些新类型的剧,发生率高,重要。情感体验:好奇体验有,兴趣体验有。
(二)逐类分析情感体验:
1.生存体验:几乎没有
2.好奇体验:发生频率极高
用户会在剧库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剧集。
3.成就体验:发生率较低
用户之间交流机会较少,大部分人都是单独观看,缺少交流沟通的平台。
4.兴趣体验:发生频率极高
一般情况下,用户开始观影后,不会再更换平台直至剧集更新结束。
5.自我体验(自信.自尊.自豪和自爱):发生率较低
6.依恋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视频类App竞品较多,大部分功能较类似。
7.归属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弹幕之类的能带来部分的归属体验,但因为交流还是有限,归属体验并不是很强烈。
8.影响力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影响力一般在自媒体和营销号手中,影迷粉丝影响力极弱。
9.审美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人们观看影视作品时,一般会按照自己的审美爱好来决定要不要开始或继续观看
10.道德体验:几乎没有
11.理智体验:几乎没有
(三)提出体验的创新目标:
1.社交体验:现有的视频类App基本上都缺少交流平台,导致影迷粉丝转战到微博.lofter.B站
2.成就体验:可以让自己的一些想法.创意(如衍生视频.图片.同人文等)拥有一个发表的平台,并且能够得到同圈子.拥有相同爱好的人的回应。
3.兴趣体验:用户能更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剧集,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关注的演员.导演等的新剧信息。
三、寻找思路:选题的活动分析
(一)活动分析:动机和体验
1.看剧/追剧(看):观看已完结或者还在更新的剧集,这是最常见的活动。动机:可能是无聊消磨时间,也可能是对某类剧或某位演员.导演.编剧有了兴趣。期望:兴趣体验.好奇体验
2.发表自己的观感(写):观众在看剧时对于该片的演员.剧情.服化道等等的好坏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是吐槽,可能是夸赞。动机:看剧时产生情感的抒发。期望: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成就体验.归属体验.自我体验
3.与其他人讨论剧(聊):对同一部(类)剧有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聊天.讨论。动机:与其他观众分享.交流。期望:拥有相同兴趣圈的人互相交流,成就体验.归属体验.自我体验
4.制作衍生作品(做.玩):影迷/粉丝利用原有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相关的衍生作品如图片.视频.小说等。动机:出于兴趣所制作的相关作品。期望:兴趣体验.成就体验.自我体验。
(二)初步确定活动目标和体验目标
1.看剧/追剧活动(看):体验目标为兴趣体验、好奇体验、审美体验。
2.衍生作品活动(做.聊):体验目标为兴趣体验、成就体验。
3.兴趣圈活动(写.聊):体验目标为社交体验、兴趣体验、归属体验。
四、体验创新:新App的功能设想
(一)看剧/追剧活动
1.兴趣体验
习惯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演员.导演有新作品,观众来平台看这部剧。分析:观看视频基本出于娱乐的目的,观众的兴趣很重要。具体功能设想:设计推荐频道:推荐用户关注的演员.导演等的新剧.电影.综艺之类的资讯,以及用户感兴趣类型的剧集。
2.审美体验
习惯的生活情境:朋友之间互相推荐自己好看的剧。分析:好朋友之间常常会交流自己的观感,对与彼此的审美有一定了解,推荐时更能被戳中关注点。具体功能设想:观众可以通过观剧兴趣的设定,尽可能为观众推荐出符合要求的剧集。
(二)衍生作品活动
1.兴趣体验
习惯的生活情境:出于兴趣利用原有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相关的衍生作品如图片.视频.小说等。分析:衍生作品的创作大都出于粉丝们的兴趣,而且更有利于一部剧的宣传.安利,能够带来许多的“流量”。具体功能设想:开设相关频道专门用于粉丝们上传.分享这类作品。
2.成就体验
习惯的生活情境:二次创作的作品发表后吸引了其他人来评论.点赞。分析:原作者发表的作品能够得到别人的回应.夸奖能够鼓励新的创作。具体功能设想:增加评论.点赞.投币等功能。
(三)兴趣圈活动
1.归属体验
习惯的生活情境:看剧时发现了某个搞笑的点,但周围的伙伴都没有看过那部剧不能理解梗在哪。分析:相同兴趣圈的人聚在一起可以使交流更加顺利.有趣,每个圈子拥有专属于自己圈子的梗,之前没接触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具体功能设想:开设兴趣圈,同圈子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
2.社交体验
习惯的生活情境:发现了一部好看的剧推荐给了好友。分析:好友之间的安利往往更容易被接受。具体功能设想:不限于以文字.截图.短视频等方式将剧集推荐给好友。
(四)总结:新App的功能模块、设计想法和体验目标
1.App名称:优酷视频。概念解释:视频服务平台,提供视频播放.视频发布.视频搜索.视频分享等功能
2.用户角色卡片:
3.情感体验目标:社交体验,成就体验,兴趣体验
4.“发现”模块:通过观众观剧喜好类型的设定,以及关注的一些演员.导演等,为观众推荐有可能感兴趣的剧。
5.“分享”模块:专门用于发布.分享在原作的基础上二次创作出来的衍生作品如图片.视频.小说等
6.“兴趣圈”模块:观众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情境故事:功能模块的交互设计
1.发现模块的主要情境
(1)发现感兴趣剧集主流程:打开App,进入发现模块,根据我设定好的观剧喜好类型向我推荐热度或评分比较高的剧集,推荐的剧集一部分是没有看过的一部分是看了部分但没更新完的。然后根据我的收藏后台系统再缩小下次推荐范围,使私人定制更加准确。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首页,切换到发现>发现首页;有推荐.关注.其他;点击推荐>浏览点击感兴趣的剧集>进入剧集界面,剧集详情(剧名.评分.更新集数/总集数.剧情简介.主演名称);如果喜欢该剧,可以点击收藏.分享。
(2)查找关注剧集主流程:打开App,进入发现模块,可以查看已关注剧集.演员.导演的相关资讯。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首页,切换到发现>发现首页;点击关注>进入关注界面>点击剧集>浏览点击已关注剧集
2.分享模块的主要情境
(1)作品分享主流程:将自己利用原有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相关的衍生作品如图片.视频.小说等分享出来,其他人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点赞。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首页,切换到星球>星球首页;有兴趣圈.分享.消息;点击分享>上传作品>发布作品;发布成功后会在自动上传到我的动态
(2)查看我的作品主流程:想要了解大家对自己的作品的看法,点进作品主页卡看大家的评论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首页,切换到星球>星球首页;点击分享>我的作品>浏览点击已发布作品>进入作品界面
3.兴趣圈模块的主要情境
(1)建立兴趣圈主流程:想在专属于自己的兴趣圈里面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和一群拥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交流。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创建属于自己的兴趣圈。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首页,切换到星球>星球首页;有兴趣圈.分享.消息;点击兴趣圈>在搜索栏搜索感兴趣的话题>进入话题讨论区;浏览话题,对话题感兴趣可以添加关注。
(2)查看兴趣圈动态主流程:最近追的剧又更新了,去相关话题里逛逛,看看其他人对这部剧的演员.剧情等等有什么看法,看看他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好玩的梗。浏览好友动态,如果刚好遇到在看同一部剧的,可以聚在一起吐吐槽。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首页,切换到星球>星球首页;有兴趣圈.分享.消息;点击兴趣圈>进入兴趣圈主页,可以分别浏览已关注的各话题动态及好友动态,同时也可发表自己的新动态。
六、原型设计
(一)板块规划
(二)主要流程和界面
(1)发现感兴趣剧集流程
(2)建立兴趣圈流程
(3)查看兴趣圈动态流程
七、界面设计
3个高清界面效果图:
1、推荐页面
2、话题搜索页面
3、兴趣圈页面
八、个人总结
交互设计课收获最大的就是了解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交互设计方法和流程。首先要认清本质是什么,再从用户的情感体验.人们的具体活动形式和习惯逐步深入研究,提出App的功能构想,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情境故事创新,完成交互流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