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妙玉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排第六, 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可见尘缘未了,如果剃发了就是真尼姑了)。
她祖籍苏州吴县人氏,《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交代妙玉泡茶所用水系吴县玄墓山蟠香寺住着时收的梅花上的雪水,一直埋在大观园。
妙玉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自小在玄墓山蟠香寺带发修行。古时大户人家女子出家也无非是这两个原因:家道败落或多病求佛。
正因为是后一条原因,所以书中借邢岫烟之口说妙玉“为人孤高,不合时宜”,且爱洁成癖。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在那时候也是值不少银子的,但是妙玉嫌脏就扔得远远的不要了;她会让抬水来洗地的小幺们留在山门外头墙根下……
在整本《红楼梦》里,这几乎算是妙玉的唯一的缺点——近乎病态的“洁癖”,但是不能上纲上线为“她对劳动人民缺乏阶级感情”,而应该归因为一个敏感的人在巨大的身份落差后激发出的过分到变态的自尊。她近乎歇斯底里的孤僻、怪诞、执拗可能只是不想让别人忘记,更或许是不想让自己忘记——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尼姑……
其实她后来在宝玉的劝说下,同意让那贫婆子拿那些小盖钟去卖钱过日子,但她依然坚守自己的“洁癖”,同意的前提是那些小盖钟“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可以看出她病态“洁癖”下依然不失厚道!
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建造大观园,特地修了一座栊翠庵,这是为何?原来在建造阶段贾政游园时曾提及“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庵的落成就是为了贯彻贾政这个设计意图。
事实上,元妃省亲时,书中写到“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并题一匾云‘ 苦海慈航’”,可见起到了预想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设计效果。
有庵必有“尼",妙玉为能亲睹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她随师从苏州到了京城,所以碰巧被贾府“邀请”入驻栊翠庵。由于妙玉出家不久,其父母就双亡了,所以她一呆也就长期滞留在大观园了。
请注意她与买来的那些“戏子琪官”不同,不是贾府奴才,有相对超然的地位,虽然也难免要迎合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府,但是至少有半个“客人”的身份。
自称“畸零人”的妙玉,对政治,对权力,对社会,对俗世,对名利,都完全看破;她不合群,自愿在边缘生存,享受孤独,力求与天地、与宇宙、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地,她不可轻亵,凛然莫犯。
加之妙处出身诗书宦门,学识悠长,“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算是大观园中的姣姣者,所以她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也从容自若,不卑不亢。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岫烟请妙玉扶乩;贾母病危,妙玉不请自来,探望病情,举止都有大家闺秀的雍容气度。
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妙玉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惜春、邢岫烟友谊深厚。她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以平时和妙玉接触最多的几个人来看:妙玉曾教幼时的邢岫烟识字,算有师生之谊,然而妙玉和她之间是单向交流,存在“高度差”,她内心未必看重岫烟;贾惜春虽与妙玉有共同的佛学兴趣,但惜春身上烟火气有余而灵气不足。妙玉勉强可与她谈经论佛,若要进行心灵深交,惜春恐怕还差一截;黛玉高洁孤僻,可妙玉的高洁与孤僻犹胜黛玉三分,以致黛玉对妙玉也是远远地敬着她。
唯一对妙玉有几分理解的,算是宝玉了!其实我们可以在《红楼梦》感受到她对贾宝玉的几缕微妙、特别的情愫。但是她发乎情,止乎礼。就连一向敏感多疑、嫉妒成性的林黛玉都容许甚至鼓励自己的心上人贾宝玉和妙玉交往(比如求折红梅)、不以为意就是明证。
可以说妙玉是冰封的火焰,于她视线之外的人看她是冰寒刺骨、锐利无比、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但对视线之内的人她也会敞开怀抱,只不过她能释放出的温暖和友谊里,多多少少还带着外壳上的寒气的……可见妙玉独守静庵,心中孤苦可知。
妙玉身上体现了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她明明入庵修行,以“槛外人”自称,其实她感情上尘缘未了,不洁不空;虽已托身佛门弟子,文学上却深爱老庄的空灵、逍遥、奇幻多姿。
书中对妙玉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欲洁何曾洁”说她有洁癖,最后的结局是没能得到很高洁的结局(几被玷辱),“无瑕白玉遭泥陷”、“终陷淖泥中”。“云空未必空”:她虽然是尼姑,但她内心有“芳情”、“雅趣”,谈不上四大皆空!
所以我们在整本书里从来没看见过妙玉在念经或念佛,她这个尼姑不算真正的尼姑,而是寄居大观园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她对佛家经典的理解还是游刃有余的。妙玉在精神上、学问上高过于宝黛钗这些大观园里的第一流知识分子。
这个正应了一句玩笑话:佛道玄门中,有悟性的人轻轻松松地禅修、休息就“修”成,顿悟成大师;徒子徒孙整天傻乎乎的“苦炼”却不得其门径而入。
妙玉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红楼梦》里有个家喻户晓的说法“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就是说贾宝玉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丫头,单纯、心直口快的晴雯性格很像黛玉;温顺、随和的袭人性格又很像宝钗。
其实妙玉身上也有很多黛玉的影子,两人同样出身于官宦之家,又同样少年失怙,她们都是贵家小姐,才貌俱佳,同样孤高傲世,都属于“自赏派”。林黛玉是“世外仙妹,阆苑仙葩”,妙玉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都是“如仙似玉”,超凡脱俗,且都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品行高洁、才华横溢却命薄如纸。
甚至林黛玉三岁时因体弱多病来了个癞头和尚,要度化她出家,这也跟妙玉幼时因病皈依佛门的情况极其相近。只是面对癞头和尚的点化,林黛玉父母不舍,没让她出家;而妙玉的父母则遵从了癞头和尚的建议,让妙玉做了半个尼姑(带发修行的居士)。
惟其如此,一旦贾母出世,贾府的顶梁柱坍塌,她就被贼人掳走。书中记载,她晚上在坐经,然后一帮贼寇,看见这么漂亮的尼姑,用闷香把她吹闷,然后把她抢走了。她遭到了污辱,然后通过道婆做梦,梦见妙师被他们杀了,宝玉悲伤叹惋。后来,贾府传闻她在海边遇害。
欢迎交流 、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之《红楼梦》系列:
1、《红楼梦》里,“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具体是指谁呢?
4、身为荣国府长房贾赦的长子,贾琏为什么一直有“琏二爷”之称?
20、妙玉为什么有家难回?
23、林黛玉之弟生世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