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多数疼爱孙辈的老人一样,我的婆婆也把孙子宠成了心头宝。只是这份宠爱,常常在育儿路上变成我和她之间的“导火索”。自孩子出生后,婆媳间的育娃分歧就没断过,从最初新手妈妈的育儿理念碰撞,到后来我逐渐放宽心态,只要婆婆不触碰原则、保证孩子安全便不多计较。可随着孩子长到两三岁,自我意识愈发强烈,也渐渐摸清了家里的“规矩”——看人下菜碟,尤其懂得利用奶奶的心软。
全家人在纠正孩子坏习惯时总难统一战线,爷爷和太婆更是常拖后腿,婆婆虽偶尔会和我站在一起,却多半熬不过孩子的哭闹,最后心软妥协,让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今晚的争执只持续了几分钟,却让我心里堵得慌。原因是连着几天,婆婆都在孩子哭闹时败下阵来。事情源于睡前给孩子喷喉咙消炎药,白天我单独带他时,他从不抗拒,因为他清楚我不会妥协,哭闹打滚也没用,早就领教过我的坚持。可一到晚上,知道要和奶奶睡,便立刻换了模样,躲在婆婆怀里,双手捂嘴摇晃着反抗,一边哭一边闭着眼喊要睡觉,摆明了认定奶奶会护着他。
就像昨晚一样,婆婆看着孙子哭心疼,又说“别喷了”。我强压怒火按住孩子喷了药,今晚她再这么说,我忍不住怼了回去。婆婆被我的语气惹得也来了火气,催着“赶紧喷”,可我还是耐着性子讲道理:“孩子都哭了,现在放弃不是白闹了?他就是吃定你宠他才无理取闹,教育他得和我一条心。”说完我便转身走开,不知道她听进去了没有。
这样的场景早已不是第一次。孩子发烧时贴退热贴,在我面前闹两句就会乖乖接受,可我一上班,他就会哭闹着把退热贴撕掉。婆婆狠不下心,只能顺着他。我下班回家看到孩子还在发热,退热贴也没贴,气就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念叨“生病的时候还宠着”,然后走过去给孩子贴好,他反倒服服帖帖的。
这小家伙心里门儿清,每次挨批评、受责备,第一反应就是往奶奶身后钻。在他眼里,奶奶的怀抱就是最安全的“避风港”,能替他挡住所有“风雨”。可他不懂,这份无底线的庇护,有时反而会变成阻碍他成长的小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