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官中的“战斗机”——采访将进酒

茉莉香


一,初识将进酒“卖”队友

写作群里大咖多,文字无声胜有声。齐老师温文尔雅,分享文章较多。但是一位叫作将进酒的点评大咖,我们叫他“点评官里的战斗机”。

大家因爱好习作走到了一起,成了手机电脑银屏前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群里大咖如云,但是我们这样普通学习习作的人还是大多数。

第一,点评别人的文章心发虚,字无力。

第二,欣赏好文章可以,点评文章还需自身硬。

第三,性格各异,能点评着实需要勇气。

第四,点评别人,其实就是面对自悟力的表达。

……

针对以上点评官的要求,将进酒点评官都能操纵自如,胜出很多,还能将我们在文中犯的错误用诙谐幽默风趣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指出……

将进酒不愿意让人叫他老师,我就叫他点评官里的战斗机。

针对文章不对人,面红耳赤去修改

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这人对文章娴熟的批改能力这么强,自己本身一定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自己一定有开阔视野吧!

果然是这样:将近酒是齐老师微刊的编辑成员!

在友友螃蟹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下,我在群里开玩笑说好这个月采访的人物就是他。证人就是写作群里所有的人。

二,采访将近酒

采访将近酒有小小的插曲。平时不爱交际的我 ,用到人时方恨少 。

我准备采访将近酒,才发现点他名字系统提示:此人隐身,或者不愿公开自己信息。

我心里想:大咖们太忙,竟然有有这样的设置。

昨晚见他在群里露脸,赶紧点击名字,不知咋的,这次一点就点出了名字。赶紧点头像加好友,并说明此意。

  陌生人,而且还是陌生的男人,加上我的不善言辞,采访有些尴尬。

下面就采访内容总结如下:

1将近酒是个真诚的人。

首先表现出真诚的举动和别人不一样,他发了一个腾讯定位。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赶紧也发了自己具体的地址,因为不会发定位。

他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这工作和写作风牛马不相关。不过我想起叶圣陶的一段话:

现在我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里的农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电工,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叶圣陶


关于写作,我的提问是:

一,“为什么对写作情有独钟?”

二,为什么能坚持写作?

三,您觉得最好的写作状态是什么 ?

将近酒的答复是:
我冤枉啊!我从来也没对什么写作感过兴趣呀!以前年轻的时候只是为了给自己糊弄个媳妇儿,喜欢给心仪的姑娘瞎写一些信,昏天黑地卖弄一番而已。人家姑娘答应了就算,不乐意就拉倒呗。

其实是我的提问太执拗了,一般人在短时间里也不好回答。所以将近酒就用诙谐,答非所问的答案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这样的回答,在写作群里也经常听他这样说 。我姑且就这样相信了,谁还没有过青春年少痴迷?

其实将近酒已经回答了我三个问题:第一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第二 写作要有一定的环境因素,三 写作就要“我笔写我心,我笔写 我想 。”

当时采访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这三个意思。 今天我打字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

我的第四个提问是:你觉得一个男人最完美的状态是什么时候? 

我担心将近酒又是幽默诙谐嘻嘻哈哈一带而过。没想到,他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认真,真实。

一个男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无病无灾,开开心心地活到老。不太在意钱多钱少。够用就好!迷迷糊糊就到老。

听了他这段话的回答,我知道了一个正常理性男人的想法和观念。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男人的想法,其实这是一个正常人的人生观 。这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人生。

这里面包涵的人生哲学是:一身体要好,二是开心,三是不为名和利而活,四,平平淡淡才是真。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2,将进酒说自己是个孤独的人。

据说夜深人静时,人们才能真实面对自己。就如你面对镜子,才能真是认清自己一样。

蒋勋在《孤独六讲》的序结尾里说:“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孤独的核心价值就是跟自己在一起 ”

对他这句话的解读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们还没有资格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没有去照顾和负担其他人的能力。

这样一想 ,面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和不帮,理解和不理解,都全部释怀了。

所以蒋勋说:“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将近酒就是这样一位清明的人,是一个喜欢和自己独处的一个人。

3,关于“将近酒” 的笔名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给李白写的诗。

“古有李白酒后斗诗篇,今有将进酒屏前戏文字。”这是我给将近酒写的打油诗。

《将近酒》是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 不知我们这位写作的友友是喜欢这支曲目呢?还是喜欢李白著名的《将近酒》呢?或者和李白一样,是一位喜欢喝酒,之后能写出好文章的“现代版的李白”呢?

我没有问,虽然我想问。

茉莉花开

齐帆齐第5期写作特训营(18)篇(1873)字,累计36372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