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后才高考?这些现在开始做一点也不早

经历过高考招生工作的人都会有一种印象,那就是那些优秀的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秀之处,但他们的家庭却具有相似的特点。

武亦姝的妈妈就曾经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那是什么样的父母成就了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呢?优秀的父母多是有着阅读习惯的终身学习者。他们重视孩子的阅读与思考,在孩子幼龄期就开始与孩子一起阅读。也许,他们的年代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绘本资源,但是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童话、小说,他们都会给孩子读一读。

或许目前的低幼亲子共读与18年后的高考还有很长的时间,但现在开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树立自主阅读的观念并不算早。有权威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我在《好读|在深度陪伴和早期启蒙中,我选择了读绘本这条路》中,详细分享了我和波波在亲子共读中的收获。

只有通过大量的早期阅读,探索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从早期依恋式的亲子共读中获得持久的阅读兴趣,扩大自己的通识知识面,才能在未来更加抽象的初高中学习理解中游刃有余,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通过阅读建立学习能力的过程,成为孩子的兴趣,伴随孩子终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