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误入红尘的天上仙,是吗?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

人生在世不容易,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难免身上以及心上都会背负着许多痛楚和劳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人各有活法,对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我甚至佩服陶渊明这莫大的勇气,至今看来,这种闲云野鹤的生活都是十分超前的。这样一个不惧世俗的勇士又怎么会被世俗所困呢?

人从一生下来就有其身负的责任与担当,“幼稚盈室,瓶无储粟”这八个字让人心惊,字里行间流露的不只是贫穷,更是责任。

陶渊明带有的感情并不似其它文人骚客对贫穷的哀叹或悲愤,他心中更多的或许是无奈吧,像是误入红尘的天上仙,无奈才是苦中苦。

反管日子是过的这般清贫,他还是无心为官,被迫为官后又弃官。几十年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或许他已经身心疲倦,抑或这就是他所期望的返璞归真。这般洒脱让他身心都上升到了一种愉悦忘我的境界,“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生活又得到了解脱。如若放在今日,一家老小需要你一个人来养活时,你却整日无所事事,看报纸、养花草,只为避世,这样的人是什么人?他是真的快乐吗?

陶渊明是不幸的,他生活在晋朝,封建制度的黑暗以及官场的腐败无时无刻不在压迫着他,以至于使他下定终身归隐的决心。“乐于安命”的消极也许并不是他的初衷;“物与我而相违”令他感到心寒;“曷不委心任去留”并不是他真正的快乐,他的诗词中,这么多的“为什么”、“何不”似乎是一种自我说服。语言看似平淡,却在反复阅读后令人喘不过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