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端午习俗,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熏陶
6月5日,主题为“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的端午节文化活动在乌鲁木齐市文庙举行。点雄黄酒、亲子互动包粽子,系五彩线等活动,让现场的孩子和家长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活动现场,老师宋莎莎为孩子们点雄黄酒,象征着祛除蚊虫污秽,保护健康。
端午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传承和继续,更是大家纪念屈原开始后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的集合和传递。随着地域的不同,乡俗的不同,每个地方的端午文化更不同,习俗也不同,但文化的内涵相同,文化的本意相同。
尽管如此,但如今的孩子,很少有人知道端午习俗,端午文化,或许他们只知道,端午的时候会放一天假期,事实也如此,如今的端午节被列入公假制度,让如今的人们都只能把端午节当假期,而非当作文化,更当作一个真正的节日。
其实,端午节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人们在端午节这天,不仅仅是为了过一个传统的文化节日,还可以享受一下文化的传统熏陶,提升文化的感染力,增强文化的内涵,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由于如今的孩子缺少体验,更没有积极参与到端午文化中来,与传统的文化格格不入,就不懂传统文化,更不知端午节,也不知屈原,就连龙舟比赛,还问大人为什么要在端午的时候比赛。
记得去年端午节能的时候,前一天晚上,儿子与我商量好,每二天一早,他跟我去“打露水”,这是我们端午节的一种文化传统方式,就是说,每个人都要起的早早的,到田野里去,让清晨的露水沾满衣裤,带来福气,享受幸福生活,还可以顺手折几枝柳,摘一朵艾蒿草,回家后,挂在门门,放在室内,或者在自己的爱车上也顺手放些,这按我们当地的传统就是说,既是纪念端午节,更是辟邪驱害方式。这种方式更成为了我们当地的一种传统,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可第二天早上,我如何喊他起床,他都起不来,最后,只能是我自己去“打露水”,结果他醒来后,看到家里的柳枝和艾蒿草,问我这是干什么?
一个没有体验的孩子,怎么能知道端午节文化的深意,怎么知道家乡的习俗,更不知文化,只能是生活在深厚的传统文化里,却过着空虚的生活,更是没有文化的生活。
那么说,让孩子在端午节的时候,参与到节日中来,体验端午习俗,诸如点雄黄酒、包粽子,系上五彩线,不仅仅是参与,更是体验,也是认知和感知,从体验中才能接受第一感觉,更能从中感知端午习俗,感知端午文化,更能真正懂得端午节的文化,也知屈原,更知粽子,端午节就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不是屈原节,也不是粽子节,而是端午节。
体验端午习俗,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的是文化内容,提升的是自身修养,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