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不要害怕冲突

大部分人会极力避免冲突,或者当冲突发生时,会选择回避。

今天介绍这本书,就是《不要害怕冲突》,其核心观点就是把对方发展为你的朋友。这里的冲突更多指的是观点的冲突。比如我们在开会或者讨论某件事的时候,有人跟我们不同意见,甚至剑拔弩张,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当我们需要阐明自己立场,可能引来相反立场的挑战时,我们如何开展。

核心原则还是让朋友更多,让敌人更少,才有利于推动你的观点。不要一上来就批评或者直接指出他人观点的不合理,应该引导出产生这个观点的推理过程,让对方自己意识到问题。

书中的部分说法摘录如下:

有效处理分歧的基本要素,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主题:让谈话对象成为伙伴,而不是敌人。

学会倾听是第一步。你要克服自己的冲动,不要着急说出所想之事。你还要知道在何处结束你的谈话。

良好沟通的七个基本要素:确认你的目标;形成伙伴关系;发展融洽关系;在谈话中倾听对方;斩杀自己的信使(即不要传达你想说的话);牢记对方的意图(很可能比你假设的意图要好);知道何时结束谈话并离开。

如果你挑战了某人的信念,你可能让对方对你产生戒备,如果你质疑他们产生信念的推理过程,对方产生戒备的可能性会小很多。挑战对方的信念,有使对方变得戒备和独善其身的风险。专注于认识论,可以避免上述很多问题,因为人们在自己的认识论遭到质疑时,比自己的信念遭到质疑而感受到的威胁要小得多。

最重要的一个技巧是,学习如何找到人们是如何知道他们声称自己知道的事情的(即学习理解别人的认识论的方法)。其他的技巧则可以看成是促进获得该理解的方式。如果所有其他技巧都失败了,就转为学习模式。要明确地表示你想要了解对方是如何知道×事物的,并使用精准的问题来寻求对方的帮助。如果没什么意外,你将会了解到人们思考和推理的方式。这一理解将极大地有助于你应用高级和专家级干预技巧。

拉波波特法则:

1.试着用你自己的话,清晰、生动、不偏不倚地重新表达对方的立场,从而让对方说出:“谢谢,我要是这么表述就好了。”

2.列举出对方观点中任何你同意的部分(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普遍或广泛认可的观点)。

3.提到你从对方那里学到的东西。

4.只有完成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者批评的话。

事实上,人们的大部分信念都是先构想出的,然后再去寻找能支持的证据。

用“是的,那么”来代替“但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