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整个英语学习经历,其实还是走了相当多的弯路。分享一下我学习和应用英语的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大家共勉。
01 入门老师至关重要
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遇见一个好的入门老师是你的幸运,尤其是学语言。
我出生和生长在国内的一个中部小农村,12岁初中之前几乎没听说过英语,更没想过英语是干什么的。小学升初中的那年夏天,村里师范学校毕业的一位姐姐开了一个英语学习班,组织了我们这些马上上初中的一帮小孩到他家跟着她学英语,学费是每人交十斤大米。于是那年暑假,我很费力的跟着她基本上学会了A到Z字母的发音。
现在想想那一个多月的英语入门,其实是给我前期的英语的发音带来了致命的影响。以至于我直到读大学都在纠正我的一些英语发音。
由于这个姐姐其实也没有系统认真的学习英语过英语,再加上我们方言发音的影响,她的发音其实是相当的不标准的。于是我的英语发音一开始就被带偏了。后来上了初中,老师的发音也不是很标准,我也继续学着不标准的发音。到了高中,一个班级六十多个人,老师就更没有时间来纠正你了。所以我的不标准哑巴英语一直延续到上大学。
所以,如果你刚开始学语言时,能遇见一个较真,对你发音要求极其严格的入门老师,请善待他/她,也请珍惜他/她。
02 说和听---学语言最重要的两部分
说和听其实是学语言最不可忽视的部分,这个感悟是我在英国生活后才体会到的。可以说是这是多么痛的感悟。在学英语的旅途中走了很多弯路,最终领会了真谛。
上了大学,由于分班考试考的不错,我被分到了英语快班。现在想想之所以考得不错,是因为没有口语。到了快班,在和其他来自不同的省份的同学一起学习,我终于感受到了自己英语和同学的差距。
老师在在课堂上全程英语讲课,提问,而我那些来自于沿海和一些发达省份的大学同学,由于他们英语的起点比较好,口语也相当不错,所以他们总是勇于用英语发言。
而我,口语基础很差,每次老师提问,总是恨不得把头埋在课桌下,心里默念:”别点我的名,别点我的名…”
而由于我的发音不标准,听力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大的挑战。我刻意的去买听力磁带去听,但好像没有太大的提高。在这种状态下,我的大学六级考了两次才通过,虽然我很努力的在学英语,考六级前还努力的默背过六级词典。
现在想想,其实语言是最不需要默背的,语言是一种最自然而然的东西,无论你的发音好坏,只要你愿意大胆说出来,只要你愿意听别人说,其实你已经在学语言的道路上成功了一半。
03 把英语融汇在生活中
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进入了一家加拿大的公司。公司系统和邮件都是英语的,客户也基本上都是在美国。这个让我能够在工作的同时也能继续提高英语。
读纯英语的文件,用英语写邮件,参加每周的和美国客户的会议。
犹记当年刚开始工作时,有一次和同事参加和美国客户的电话会议,当时电话中主要和客户沟通的是其中一位同事,他仅大专毕业,但却有有口流利的英语,这个和他平时生活中也保持英语学习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经过这几年工作中英语的熏陶,我的英语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讲的时候也自信了许多。但远没有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
04 学英语,氛围必不可少
金庸先生的书里提到要练成某种绝世神功,一般都要把自己现有的武功全部废掉,然后从零开始修炼这门绝世神功。学英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理想的英语学习方式是忘掉之前学的英语,把自己直接放在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让你自己去沟通,去摸索和适应,好像有种自生自灭的悲壮感啊。
当你最终和这个纯英语环境中的人能自由沟通,游刃有余时,恭喜你,你的神功练成了。
当时刚来英国时,每天都要参加生产线上的晨会,还要代表部门发言。十几个人来自于不同的英国地区,讲着夹杂着不同方言的英语,再加上产线上嘈杂的环境,对我来说简直是煎熬。我从一开始的处于崩溃边缘,到慢慢开始适应,到最后基本上能全听懂,足足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虽然很辛苦,但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