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柔弱的朝代,它像女人一样,温柔多情,是用水做成的。
这一切,都是由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拍板定调的。
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掌握兵马大权,他在陈桥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华丽转身,一跃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宝座,惊煞世人。
赵匡胤为防止武将效仿他的做法,不断捎去武将的兵权,加大文官的权力,实行重文抑武的定国策略。赵匡胤这个人还算温和,他顾念手下弟兄们的恩情,没有釆取铁腕手段,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对将帅痛下杀手。他只是举办一个简单的酒会,便轻轻巧巧地除去了将帅们手中的兵权。
文强武弱,导致大宋军事不强,江山不稳。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甘愿摇尾乞怜,向强邻求和,哪怕打了大胜仗,也主动奉上金银珠宝,息事宁人。大宋的当权者认为,只要能用金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宋朝,一代代文人走向官场,期望一展身手,实现报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响当当的角色先后诞生,他们在文坛上纵横驰骋,用旷世才华书写浓墨重彩的人生篇章。
那时,柳永也抱着同样伟大的理想,读书济世,光宗耀祖,实现人生价值。
柳永的家境不错,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朝廷命官,虽然他们的官职不大,但毕竟握有实权,令多少人羡慕不已。
柳永是官宦子弟,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他跟两位哥哥在武夷山鹅仔峰下苦读诗书,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根基。
14岁那年,柳永跟现在初中生的年龄差不多。一天,柳永到中峰寺游玩,见中峰寺建在险要之处,随后写下《题中峰寺》一诗: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直风雷。猿偷晓果升松云,竹逗清流入槛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郞,竟能写出如此诗作,可见柳永年少聪慧,技艺不凡。
17岁,柳永写下第一首词《六六真游洞》: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天外。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这首词以想象力见长,以形象取胜。透过这首词,柳永显露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18岁,柳永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他从福建出发,赶向苏杭。自古以来,苏杭是天下最为热闹繁华的地方,被誉为人间天堂。
自小在福建长大的柳永,没有见过这种花花绿绿的大城市。苏杭风景秀丽,街道纵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最吸引柳永眼光的是,大街小巷,汇集了天下妙龄美女,她们衣着光鲜,美艳动人。
宋朝是一个开放的年代,那时的歌妓遍地,她们大胆开放,穿着薄薄的衣衫,涂抹着迷人的口红,弹奏着动听的琵琶,唱着一首首撩人的歌词。她们眉目传情,令多少男人骨头酸软,直不起身来。
我们可以想象宋代繁华的生活,华灯初上,在若隐若现的灯光下,青春美少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曼妙的身影相当活跃,涉足大小酒楼舞厅,夜夜笙歌,纸醉金迷,令多少男人神迷意乱。
柳永初出江湖,正值青春年少,他浑身上下的荷尔蒙不安分地乱窜。很快,柳永在一片片莺歌燕舞声中迷失了方向,他倒在温柔乡中。柳永多情的种子,大约就是在那时播洒的。
在纵情欢歌后,柳永惊觉起来,他没有忘记少年时立下的远大志向,他离开苏杭,迈向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考试之前,柳永踌躇满志,满以为定可以凭着满腹才情,一炮打响,实现人生的宏愿。愿望虽然美好,可现实总是残酷的。柳永没有料到,他首次进京考试,便名落孙山。
命运之神跟柳永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并给了他当头一棒。
考场失利,柳永愁肠百结,他回到杭州,在人间天堂上徘徊。当他得知好朋友孙何担任两浙转运史时,心中异常兴奋,兴冲冲上门前去拜见这位老朋友,期望老朋友能帮他一把,给他一个机会,把他拉入仕途。可孙何官门甚严,柳永无法见到老朋友。他灵机一动,凭借着自己的才情,写下了著名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在这首词中,极尽笔墨,把苏杭的美丽自然风光和繁华景象形象的描摹出来了,宛若人间天堂。柳永找到一位出名的歌妓,嘱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你唱歌,你不要唱别的歌词,就唱这首词。孙何听后,一定会见我的。”
果然,这位歌妓在宴会上唱起这首美丽动听的歌词时,立即引起孙何的注意,他惊讶地向歌妓打听:“这是谁写的歌词呀?竟写得如此绝妙!”
歌妓趁势回答:“这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呀!”
柳永凭借着一首词曲,终于见到了孙何,可孙何只是请他吃了一顿饭,便随便找个借口把他打发掉了。
那个年头,官场腐败,讲究尊卑,崇尚权势。柳永期望老朋友扶持一把的愿望最终落空。
世态炎凉,人情冷薄,柳永闷闷不乐。柳永没有得到老朋友孙何的帮助,可他作的词却引起了轰动效应,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炮打响,迅速传播开来。柳永的《望海潮》传遍了苏杭,传遍了京城,传遍了天下。柳永名噪一时,成为当时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
这首诗一直传颂下去,据说,到了南宋时,传到金主完颜亮的耳中,他被这首词所描写的天堂般的世界惊呆了!他作出决定,统率六十万雄兵攻打宋朝,轻易把大宋的军队击溃。
有人把战争的导火线归咎在柳永的身上,认为他这首词写得太美,导致引狼入室。柳永被骂为罪魁祸首。
这真是千古奇冤!完颜亮之所以悍然发兵攻宋,可不是柳永惹的祸,而是宋朝腐败,国力孱弱,军事无能,被金国逮住战机,宋朝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这从侧面可以看出,柳永的词影响之大,传播之广,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孙何调任京城供职。柳永回忆起与孙何在一起的情景,写下一首《玉蝴蝶》,同样引起轰动效应: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展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这首词清丽流转,笔力舒展,以宴饮为主,突出了陪孙何游乐的快乐往事。
柳永心中有情,老是惦记着孙何,可孙何却早已把他抛到九宵云外了。
不久之后,柳永失意地离开杭州,踏上苏州,在古迹姑苏台上凝望,满天萧索的秋景,触动柳永的情思,他吟出了《双声子》: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在这首词中,柳永以晚秋入笔,遥想当年吴越争霸的往事,低头回顾自己坎坷的人生,不禁愁绪漫上心头。
游完苏州,柳永再到扬州。扬州是一个美丽浪漫的城市,唐朝诗人杜牧曾经赋诗云: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柳永走进烟花柳巷,在风月场中寻找快乐,与歌妓们黏在一起,同床共枕,耳鬓厮磨,填词谱曲,唱歌跳舞,过起一段梦幻般的生活。在这首《长寿乐》中,柳永真切地记录了自己的风流生活:
“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解严妆巧笑,取次言谈成娇媚。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情渐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继。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高第。待恁时、等着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柳永仗着满腹才学,颇为自负,他相信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相信自己总有一日要高中状元,实现毕生的愿望。跟红粉知己共度良宵之后,他郑重地许下诺言:亲爱的,到时候,我要做个状元郎,你们等着向我贺喜就是了!
柳永抱有这种信心,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苦读和磨难,他认为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驾驭文字的能力更胜从前。
柳永一心想着踏进公门,可命运之神偏偏要作弄他。
柳永数度上京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次都名落孙山。这并不是柳永的才情不行,而是他的生命中遇到了一个克星,那个人就是握有最高权力的宋仁宗。
那场科举考试发生在公元1018年。柳永雄心勃勃赶到京城,参加考试,沉着答题,轻松地走出考场。柳永天真地认为,自己考试发挥出色,完全可以凭借过人的才华而改变命运。
令柳永没有料到的是,当主考官把他答卷交宋仁宗的手里过目时,宋仁宗一眼瞥见柳三变的名字,心头火起,把他的卷子丢在一旁,恨恨地说道:“他考什么考啊,既然他的词写得那么棒,就让他写个够吧!”
原来,柳永的词红遍大江南北,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他在民间已经成为一名大明星。“凡有饮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的声名惊觉了身居深宫的仁宗皇帝,仁宗皇帝见他如此受欢迎,听闻他整天与歌妓厮混在一起,填写艳词,认为他人品低下,不堪大用,决意把柳永“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他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要彻底打消他进入官场的念想。
宋仁宗是个小肚鸡肠的皇帝,他本身拥有三千佳丽,美女如云,粉黛无数,可他却容不下柳永涉足风月场所,这哪是一个开明皇帝的所作所为?再说,那时整个社会风气如此,京城到处都是歌妓,李师师,张师师,遍地都是,连皇帝老儿都偷偷往她们那儿钻。那些大小官员哪个没有涉足娱乐场所?
柳永的遭遇跟晚唐花间词人温庭筠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旧唐书文苑列传》记载说:“(温庭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当年,正直的温庭筠得罪了当朝宰相令狐绹。令狐绹利用手中的权力,硬是阻断了他的仕途。令狐绹在审查温庭筠的进士资格时,便以“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的口实“枪毙”了温大才子。
相比之下,柳永无意得罪的是最高权力的皇帝,他的出头之日更是无望了。
放榜之日,柳永见自己榜上无名,激愤地写下了《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饱受挫折,心中郁结,柳永在词中自我调侃说,考不上进士,皇帝不赏识,那又能怎样?我照样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做一位平民官员。青春易逝,那些虚无的功名有什么用?还不如喝酒唱歌,作诗填词,那样的生活才叫快活惬意呢?
柳永失意地离开京城,行走四方。也许是他跟底层的老百姓有着亲密的接触,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抑或是那些歌妓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让他在文坛上大放异彩。柳永在人生失意的时候,倔强地仰起头颅,尽情地挥洒手中的巨笔,创作出无数经典作品。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好个柳永!把情写绝了,把爱写痴了,把景写活了。柳永像一轮明月,惊艳了文坛。
柳永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宋朝婉约派的创始人,紧跟在他身后的大文豪欧阳修、李清照、秦观、苏轼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柳永词风的影响。
南宋学者俞文豹在《吹剑录》记载这样一则故事:
苏轼曾经问过一名幕士:“我的词与柳永的词相比,如何?”
幕士形象地回答说:“柳郎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郎,手执红牙板浅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你的词呢,则适合铜琵琶和铁绰板合奏,由关西大汉高歌‘大江东去’!”
苏轼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则故事说明柳永与苏轼的创作风格不同,同时也说明柳永的创作成就巨大,苏轼非常看重柳永,非常仰慕柳永。
柳永一生流落江湖,穷困潦倒,只是到了晚年的时候,才担任过政府小官员。柳永的大半辈子都在市井之中度过,他跟歌妓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无数美女的芳心。那些歌妓们纷纷与他交好,见他生活窘困,难于度日,便常常接济他。
柳永69岁病逝,因为家贫,无钱下葬。那些有情有义的歌妓闻讯后,纷纷掏钱,为柳永举办了一场葬礼。葬礼那天,歌妓们披麻戴孝,一路相送,哭声震天,令观者为之落泪。
柳永早期希望步入官场,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可他没能如愿,这对于他个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我个人认为,柳永善良纯洁,至情至性,纵使他能一朝为官,也难有较大的作为,因为那时官场腐败,勾心斗角,以柳永纯真的性情,很可能沦为别人的牺牲品。
柳永是不幸的,可他又是幸运的。正因为柳永没能步进官场,他那颗纯洁的心灵没有受到铜臭的熏染,他对平民百姓的生活尤为熟悉,对男欢女爱之情体验最为深刻;他拥有充裕的时间,专心地填词作赋,寄情于文字,把最真实的情感奉献给读者,把才情发挥到极致,才造就了另外一个伟大的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