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读书笔记

从《北平无战事》开始,成了刘和平的粉丝。

首先想说的是,其实原本对刘和平剧本式的描写读来不甚习惯,当然,相比于华丽辞藻的文人而言。简单的例子,书中经常有这样的描写:一个XX在左边站定了,一个XX在右边站定了。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可能本来就是剧本,改编的时候就将这些场景如实描绘出来。但是作者对大型场景的复原、对一些暧昧场面的描写,读来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而作者丰富厚重的历史知识、对人性权谋的领悟把握,更是让我学到了不少。

开个玩笑,套用天涯筒子上的一句话,于妈之流的编剧是把观众当白痴,明明是黑的非要说成白的,还要让你非要相信;而刘和平这样的编剧却高估了观众的智商,经常说一半,让观众猜一半……哈哈,开个玩笑。

言归正传。首先,读完这本书,对嘉靖帝朱厚熜有了了解。精明透顶、聪慧过人,十几岁从哥哥手中接过大统,智斗大臣的“大礼议”之争、壬寅宫变(后来百度了一下,原来是他听信方士之言,采集少女的经血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将宫女逼急企图刺杀他未果的宫变),此后二十年不上朝、一心玄修、热衷炼丹追寻长生不老药、实际掌握着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财务大事、玩弄群臣于鼓掌间……如此多的矛盾集于此位皇帝一身,真是让人觉得这个皇帝太特别了。崇尚无为之治,却暗地里掌握着几乎一切,东厂太监遍地、锦衣卫耳目遍于天下……但最终,乾上乾下,却跟海瑞杠上了。最终让人唏嘘。

然后吧想说说海瑞。“海青天”、“海瑞罢官”,原本的了解集中于一些民间传说和津津乐道,这本书中的描写对海瑞有了一个清晰的体现。有时候觉得海母、海瑞简直有些不可理喻,海瑞在老母跟前说的最多的便是儿子不孝……可是最终还是决定死谏,最终海妻死于难产。男性作家对这些家长里短和儿女情长并无太多描绘,但读到时仍令人心惊。哪怕是作者的虚构,也最终让人明白,海笔架,是怎样置一己之力于不顾,力争还大明朝一个朗朗乾坤!

之后就是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名臣。睿智、博学、“浪打空城寂寞还”,是对这些名臣的直观印象,再从其他作品中认真了解吧。

印象深刻的还有几个小的人物和情节:如身为忠良之后本来大家闺秀、因牵入政变而身陷风尘的芸娘,以及书中对《广陵散》的科普;戚继光军中为一介桑农齐大柱做主、齐大柱与自己的妻子相知相许的片段,都令人感受到在苦难中的一点温馨。

结尾处,隆万开年,海瑞为大改制打下了基础,而这一汉族最后的中央王朝却不可避免地,还是走向了下坡路。一声嘘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阶段 片段一 选自《正面管教》-京华出版社 P113 启发式问题 【R原文选段】帮助孩子们探讨她们的选择会带...
    Scott苏波毅阅读 1,661评论 1 0
  • 这是我构思很久的一部小说了每次拿起笔却又无奈放下。现实的挤迫自身的毅力不够导致这部处于构思的小说一次次被推迟。现...
    吃玉米的狗阅读 1,715评论 0 0
  • 福建省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的全体同学在福建教育学院艾惠萍老师和林曦老师的带领下,驱车一同前往福州第十六中学参观学习...
    小猫九命阅读 4,652评论 0 0
  • 学习让人进步,古人说的很对,好久没有正式学习过了,今天学习后感觉受益颇多。工作上还是需要总结,去突破,去不断的完善...
    哎哟喂Gg阅读 1,684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