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美源自松弛的心
心意相通亦如暗香浮动,晦暗不明却让人心生欢喜。于是,一夜乱梦,剧情混乱情绪却分明,仿佛看了一部文艺片,亦或是哪一世的轮回呈现,梦里梦外意难平。再次在黑暗中醒来,晨曦未明,夜露湿凉。
回来半年了,念头却一直在赶路。从陌生到熟悉,从困顿到突围,直到昨天夜里跟家人和朋友深谈,在不同频道中捕捉到关于灵魂与肉身的平衡点,暗自契合了近日所思,仿佛打通了某个淤堵之处,心里畅快无比。
“找到自己定位”,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可难。首先得知道“我是谁”~理想的我,现实的我,想象的我,呈现出的我…至于“定位”~我的专业、喜好、擅长、短板、资源、缺陷,还有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最要紧的“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不厘清这些尤其是后者,结果不仅混乱且滞后还缺乏个性,不能持续发展。
而这个底层逻辑,我用来小半年的时间来形成,想通后却发现这个话题不也是之前和朋友常聊的吗?知易行难啊。看,所有问题都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环境影响认知,认知改变环境。保持思考的能力,特别重要。
其实,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所谓思考,不过是各种信息的评估后重组罢了,主观上小心翼翼的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有些类似佛教观点中“因缘际会”里的主动选择~观察因果。
而所谓灵魂与肉身的平衡点,恍惚可以用一个词来自洽~“中庸”。而中庸的度衡,也是可变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看,古圣先贤多智慧,人生所有的疑惑,其实早早就给出答案,就看你会不会运用了。
只关注物质,或过于注重五官享受,境界只会越来越低下。灵性思考是探寻人生意义的途径。
而多读书,读好书,与那些诚挚的灵魂相遇、对话、碰撞,才是提升思考力的关键。
被窝里信手挥笔半天,天亮了。起床做事吧!生活,才是最好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