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代表(Delete)删 20%,删除永远不用的东西,可以丢弃或者送人;
K代表(Keep)留 70%,保留未来有用的东西,集中保存;
U代表(Use) 用 10%,善用、经常用的东西。
开始这套技术是用来整理实物的,但因为和使用频率有关,它可以延伸到各个方面,比如微信整理、照片整理。
DKU定义理解后,更多是需要去践行,因为只有去用才发现有用。接下来我就用三个词来“静心、用心、专心”分享下我在90天DKU实践学习中的心态变化及收获。
静心,
记得4.0践行刚开始,自己几乎没进入状态,尤其第一周。主要两个原因:一是重心在筹划调整睡眠;二来心态上觉得DKU践行还没开始,总觉得应该听完“2阶学习者”知识分享后才知道怎么弄、怎么开始。所以开始一直没能很好的开始,更多的是听伙伴分享并“用心”记下字面意思;践行上也只停留在桌子、柜子等物体上的整理。
后面我就一直在想:DKU学习的意义在哪?是重复的房屋收拾还是照片的搬迁?后面才想清楚断舍离是一种思维,应用方方面面。是对人脉的梳理与利用思维;是分门别类系统化的学习整理思维;是照片等素材激活与使用。
用心,
当想清楚DKU学习的本质与意义后,就开始了围绕微信/照片/影响笔记的整理。
起初也太清楚怎么弄,虽然听了一两次大家的分享,但还是一知半解。但没关系,叶老师说过“烂开始、好结果”,只要去践行总会进步,总会完善。所以开始就那个简单那个来:照片好弄就弄照片,印象笔记有新的逻辑点就弄印象笔记等。几周后行动确实带来一定的收获,印象笔记/照片/微信三大块每一块都有一定的整理,初见成效。但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都不彻底,甚至155微信整理法这么重要的点迟迟没整理出来。
专心,
有了这次“不彻底”的反思,于是开始专注了,开始一块一块来整。不管难易,也不管有没思路,就盯着选择的某块。
于是成功的从前面的“初见雏形”到单一并专注的模块整理,我先是从微信开始的。
我首先进行155整理,人大脑能保持联系并分别时间最佳关系数。归纳为钻石人脉*5(每天联系)、黄金人脉*50(每周联系)、白银人脉*100(每月联系)。
很快在已有标签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人脉关系界定纬度(频率、互助、信任、亲密)建立了155分级。
同时也提出自己新的思考,之前整理的标签“客户、同学、好友。。。”,更多是对人的分类,并没有真正做到重点人脉的关注与维护,尤其面对现在杂乱无章、广告横飞的朋友圈时更是容易错过许多。所以我就整理出155,可以更好的弥补这块,可以对155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同时已有的标签体系继续发挥应有的功能“朋友圈分类罚不打扰别人、好找人等”
当155人脉整理完后,就开始进行公众号的清理、微信群、微信聊天记录、微信视频号等。
一同整理下来,发现其实微信的整理可以让自己对人脉有了更清晰的界定及更主动的维护与利用。同样的微信是这样,照片也可以、印象笔记也可以。。。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每一天的修行。一件物品只有被使用才拥有生命!
“断舍离的终极目标是净化灵魂。”
“断舍离的第一步,是从扔掉不必要的东西开始,接下来就是提升自己的灵魂,真正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且爱上自己。”
所以断舍离核心的智慧,在于通过不断地清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真正的需要,然后不断地舍,去得到新的东西。有舍才有得!
断,清理;让我们过上节制的、优美的、自律的生活。
舍,舍得;舍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智慧。
离,告别。也是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堂课。
只有把这三层的功课一一做好,我们才觉得人间值得,没有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