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
今天我读到道德经中道经的第26章。给他加了个题目叫不失其本。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沉重是轻浮的根基,安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圣人每天行走,都不会偏离开大道的根本,即使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会淡然处之而不沉溺其中,为什么万乘大国的君主会为了自己生而轻视天下呢,轻视天下就会丧失根本,妄动必然会丧失主宰。
读了这段话让我明白了,人要有信仰的根本。世间的万物,燕处超然。为了追求一些东西而轻视自己的存在,保持自己内心的一颗平静之心。内心急躁而妄动,则会失去主宰的地位。心中有大道而泰然处之,就树木有了沉重的根基,任凭风如何的吹拂?他始终能站立不到,到如果为了追求更好的水土生长环境。产生了躁动之心。也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生长的的主导地位。
“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含义。可以是自己的某种信仰;可以是自己为自己设定的某种目标;可以是为某种现状未改变某种现状而设立的理想。有了这个“本”。就要有一颗保持平静的心,不停的内心焦虑躁动,只会动摇其根本。引起内心躁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无为的攀比,别人的议论,客观环境的影响。这些都可能使一颗平静的泛起一点波澜。每当这个时候就要清晰的给自己一个暗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使自己的内心回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