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 时间管理100讲践行第九天(9/21)
今天继续学习阅读的方法,海明教练提到阅读中的那些坑,快速读,听书,参加读书会,做思维导图,这些都是读书的坑
他也说到,读书最好是读纸质书,这也是雪漠老师提倡的,也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送纸质书给朋友,我觉得好书值得拥有,值得慢慢读,好好读,认真读,边读边做笔记,我也不提倡听书,我听过的书,我只在忙家务的时候听书,因为这个时候没法读纸质书,作为一种补充,如果觉得这本书很好,我一定会再读纸质书,一点点读,边读边输出
发现海明教练说的坑我都没有跳过,因为我就是那个用最笨的办法读书的人,边读边做笔记,坚持背诵好内容。一天读的不多,却很用心。我也喜欢把读到的内容和身边的人分享,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喜欢加上自己的思考。
看来自己的阅读方法是可取的,继续保持,只要坚持阅读,精读好书,就一定会积少成多,内心越来越充盈,把学到的东西都能够用到生活中,影响自己的行为和生命。
道德经背诵和读书感悟
今天背诵的部分:
今天背诵的部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是无形无相的功能性存在。它是智慧本体。它是本来就有的,既不是人为的,也不是精神的,不会随着你的意志变化而变化。
✅万物的原点,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这句话是对道的表述。它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状和边际,不是以声音、形状和形态的形式来呈现的。释迦牟尼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释迦牟尼对“如来”的表述,这两位非常伟大的人物都认为世界上有一个超越变化的存在,对这种存在的表述也很相似,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们发现的是同一个存在,他们只是给了这个存在不同的名字而已。“独立不改”,“不改”就是不变的意思。世界是变化的,但道是不变的;世界是因缘聚合而生的,道却不是因缘聚合而生的。所以,道是独立的。这就是“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的第三个特点是“周行而不殆”。“周行”,周遍一切,循环往复,无处不在;“不殆”,永不懈怠。只要有万物,就有道,道是永远蒸蒸日上的永恒的河流。“可以为天下母”,它是天下万物的本源,天下万物都源于
道,所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和很多科学家谈到他们的研究时,一旦追溯到原点,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或者说,他们就不知道答案了。什么是原点呢?就是,任何东西都需要动力,那么最初的动力是什么?比如,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特定的生命程序,这些程序构成了人的个性,甚至决定了人的命运。那么,是谁编了这些程序?让构成细胞的各种蛋白质运作的原动力又是什么?科学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就是道。大至地球之类的星体,小至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其中都有道。这就是“周行而不殆”。这句话体现了道的三种特性:一是本体性,二是内存性,三是超越性。
感悟:正如佛法里面说的,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佛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什么,觉悟道,道是宇宙的本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万物的原点,
其实超越了凡夫所能够理解的维度,佛陀也是在征得道的时候,说原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人人都有道的本体性,内存性,超越性。
人就是道的载体,一切万物都是道的载体,都体现了道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