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口气听了两节《阅人》,又了解到了两种处事模式。一种是配合or不配合;一种是视觉,听觉,肌肉感知和自语。
先来说说配合、不配合,也叫做匹配、不匹配模式。老师讲了好几个生活中的事件。比如,她把房间清扫了一遍,想要和老公分享并得到肯定,但是,得到的却是拖鞋都没有放好的回复。而在应老师没有学过这些学问以前,也会和我们一样,抱怨自己的辛苦,指责对方都没干活还说自己。而在她学习后,明白了老公的做法,只不过是启动了不匹配模式而已。但就像事物有正反两面一样,跟不匹配的人在一起成长会更快,心灵的版图会变得更加宽广。而对于想要成长的我们,就要学着对当下不挑捡,变得有弹性,穿上宇宙无敌爆款的外套——相同、差异都全然接受且心生喜悦。
再来说说视觉、听觉、肌肉感知和自语的处事模式。这节课我在听的过程中有不少感受。瞧,我用了感受,是的,我自己就是比较擅长使用感知和自语模式。记得上篇阅人1里我就描写了爬山时我的感受,风、空气、光影还有回忆。
上幼师时,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舞蹈。因为太享受了。不光有音乐,能看到老师优美的舞姿,还能运用自己的每一个部位和音节交融,还有薄薄的舞鞋和地板摩擦的触感……,简直就是全方位、立体声的身体盛宴。
去到一个地方,我也会根据空气,杂乱程度,空间大小等,即刻感知停留还是离开。是的,好多别人感受不明显的,我都能放大,当迫不得已需要停留时,对于我,就变成了忍受。好多人都理解不了,觉得我小题大做。
我一直都不喜欢自己在头脑里跑逻辑这个状态。记得上学时,我写作文就得在脑子里想好才能写,这样就比别人慢好多。有一个画面,我拿着笔总在想怎么写,监考老师就走过来,提醒我快写吧,我只好在草稿纸上瞎写些什么,以转移老师的注意力。记得当时很懊恼,觉得怎么就不能和别的同学一样,一气呵成呢?也因此定义,写作是我的弱项。就算现在,我都习惯纸上写了再腾到手机上。不过此刻,我明白了原来还是模式在作怪,而模式没有好坏,我松了口气,有些释然了。也突然明白了为啥喜欢跳舞,在那个当下,我在全身心地运用别的感官,大脑可以休息了,它平时太累了。
老师一再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模式,并能拓展。而不是定义自己和别人的模式。我想这是一个好玩的旅程,阅人,阅己,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