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 天)《齐鲁晚报》青未了·心理版2017年2月17日
晓璐有段很清晰地表述:“其实我自己心里也不舒服,平白无故多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不想和小麦再有任何来往,为什么我老公就理解不了呢?”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晓璐“拒绝她,我处理的过激了吗”的求助,更像是在向她的丈夫发问。
在最初的交往中,晓璐被小麦的热情所感染,也给予了很好的回馈和互动,尽可能地给予朋友般的帮助,但一段时间相处之后,什么乱七八糟的小事都找人帮忙、私下约自己的丈夫一起跑步、亲子关系折射出的性格上的喜怒无常,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等等,让晓璐不胜其烦。晓璐是成年人,有选择朋友和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且,显然晓璐也很清楚交往中的感觉:不舒服、不自在、不愉快。不仅生活方式和理念不同,对方也不尊重她的感受,女性特有的敏感还让她产生了戒备心理,所以有了不想和小麦再有任何来往的态度或想法。
晓璐与小麦之间的人际关系,先是经历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过程,从注意到接触再到融合。但任何情感都不会自始至终一路朝向亲密,总会伴有曲折、反复,面临种种考验和衡量,甚至也会逆向而行。更何况是一段相识短暂、彼此不够了解、基础并不稳固的友情。所以,因为价值观的迥异,两人之间的关系尚未交深又转向分歧,从冷漠到疏远以及已经可以预见的终止。
在这个案例中,晓璐与自己的关系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作为一个成年人,她有独立的边界感,清晰地感知自我,与小麦相处适度包容和帮助,面对扑面而来的热情,依然坚持做自己,不做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同时对于小麦的过分干扰有明确的态度。她懂得拒绝,面对选择不拖泥带水,这是积极负责的自我意识。
但晓璐忽略了一点,她和小麦的交往从最初就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家庭。所以问题不仅仅是她们两个人之间的聚散,还要面对丈夫、孩子以及小麦一家人的联络与否(因为晓璐并没有提及孩子之间的交往,暂且略去)。从一个旁观者来看,关于丈夫对小麦约着跑步、家庭聚会的反应处理,晓璐反感、反对十分正常。可晓璐逼着丈夫当面给小麦回电话拒绝一起吃饭,丈夫有些微词也是本能的反应,因为没有人是喜欢被逼迫的。
所以,晓璐应该反思一下,丈夫不能理解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将交往中的真切感受,与丈夫做很好的交流沟通,并达成关系导向上的一致呢?关于这一点,晓璐或许犯了一种女人的通病,叫做: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的。可是,事情往往真不会是这个样子。如果晓璐把与小麦交往的感受都憋在心里不说,却强硬的让丈夫回绝对方的种种邀请,那么,在丈夫这边便是被冒犯被强迫的感觉,颜面扫地;在晓璐这边就会是因丈夫没能察觉自己的心思,生气郁闷。
不能将真实的感受呈现给彼此,造成了晓璐和丈夫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互相都没有收获尊重与接纳,而尊重与接纳正是构成亲密关系的重要要素,所以两人之间产生了嫌隙,让她的求助更像是对丈夫的发问或是指责。
谈及与关系相关的话题时,不全盘否定自己,不推卸责任,真实呈现彼此的思想,尊重客观现实,才是解决关系问题的重点。普通交往中,与小麦相处,晓璐遵循了自己的内心,懂得进退的尺度,并愿意主动做出负责任的选择。亲密关系里,晓璐还需要和丈夫的再多一些恳切的沟通,真实的表达,既传递思想的独立也形成紧密的联结,才能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滋养给予,和更深的信任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