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映像

我一直觉得,像我这样的八零后,有两个奇迹曾经在我身上发生:

一是现在能想起的所有蒙前的记忆,居然全和电影有关;

二是深埋在回忆仓库的第一部电影,不是和时代政治相关的主旋律,而是沈西苓导演、赵丹和白杨主演的《十字街头》,是襁褓之中被母亲抱在怀里看的,没有座位,露天放映。

母亲后来总是拿抱着我看电影说事,我说我记得这部电影,母亲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

但我觉得相不相信的,不重要。

我之所以肯定是这部,是因为后来又看了《十字街头》的小人书连环画,清楚地记得一些场景。

幼时的电影教会了我悲伤。第一次看电影流泪是因为《小花》,不是为刘晓庆,为陈冲,而母亲的眼里似乎只有唐国强。

通过《红牡丹》则深刻认识到娱乐圈的复杂险恶,决定为了红牡丹要砸碎旧世界。

《吉鸿昌》里,最后那个行刑的镜头无比震撼,看着一位爱国英雄的背影如此倒下,哪里想到数十年后的认识会天翻地覆。

到《庐山恋》时,张瑜和郭凯敏已经演绎出了一些启蒙,竟已慢慢体会到男人和女人一起会有一些别样的甜蜜。

最大的噩梦是《画皮》,外公牵着我的手,看完回家要经过一片野外的坟场。

最大的好奇是《珊瑚岛上的死光》,科幻的种子自此萌芽。

最大的刺激是《逃亡雅典娜》,第一次看到电影 里脱衣舞的镜头,因为这个邻居大妈告诫我爸妈不要让小学五年级的我去看。

最喜欢哼唱的是《桥》里的《啊朋友再见》……

怀念那种多胶片的质感?!一个小镇,每当有新片上映,就是一场庆典。

3毛钱的票价承受不起,就爬墙溜进去看,蹲在角落里,偶尔被查票员发现也不曾驱赶。

又或是在露天的山上,一场电影下来收获一腿蚊蝇的红包。

有时候一场电影还分上下半场,每个半场开始的时候银幕上闪烁出倒计时的“5、4、3、2、1”,偶尔还有四个大字“跑片未到”,然后一片嘘声。

这样的回忆存在于很多电影大师的口述里面,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杨德昌、侯孝贤……

但我终于悟到并非拥有这样回忆的人就能从事电影创作,那只是作为一个时代保留在特定的一代或几代人当中而已!而我们,毕竟深爱电影,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曾经拥有”!

曾经看过两部印象深刻的阿根廷电影,一部是《谜一样的双眼》,一部是《贝隆夫人》。

      我想,可能一辈子很难踏足阿根廷的土地,然而,突然能理解他们——这就是电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 人们喜爱电影,从小在电影影片氛围中長大 ,特别露天电影,人群沸腾,坐在墙上的,挂在树上树杈上,看电影的,围在小...
    量子哥阅读 4,585评论 14 23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73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11,80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