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对于食物的properties有几种分类,即material cause、effective cause、final cause,其中final cause是所有cause的本源,也就是提出和解决了“此物为什么存在”的终极合理性问题。记得初中的时候,如果有人跟我说,他每天都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或者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会觉得他大概率是吃饱了撑的,思想深刻到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定会作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然而现在呢,反而是我,常常会陷入这样的思考死循环中去,这样的app创造出来有什么用,能为人类解决什么样的难题? 这样的答案有什么用,能为我的困惑带来怎样的解脱?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能真正地为空闲时间带来充实感?诸如此类。
听惯了生活十有八九不如意的故事,仍然选择相信,只要去尽力地触探生活的本真(the nature),就可以让生活更加顺心,可是实际情况总是差强人意。公司的运营状况不佳,外加上宏观经济的下滑,人员优化或者说裁员是一波又一波,作为一个刚入职8、9个月的新员工来说,这样的状况是糟糕的。自己所在的开发小组leader也在陆续离职,仅剩下一名新员工和一名不靠谱的老员工,他们也被leader分派给了其他项目组。作为项目经理,最惨的情况也莫过于此吧,项目几乎没有人,或离职或调派。究其根本原因,从一开始,这个项目本就不是核心业务,一直处于维护状态中,偶尔有些活动爆发出了用户增长的态势,但是这一切的复苏都跟一个核心的研发工程师是密切相关的。所以项目的脆弱性随着他的离开凸显出来,老员工离职很容易刺激其他项目组成员,让他们开始反思,这个项目、部门、业务线或者公司还能看到希望吗? 这样的问题一旦开始了思考,就无法终结,总有一天宴席会散。
我内心还是很羡慕程序员的,虽然敲代码很累很单调,但是至少他们有一技之长可以为自己提供自由跳槽的机会和能力,而且以大部分行业的薪资待遇水平作对比,这个性价比已经很高了。可我,虽然具有留学背景,先后入职500强公司,但是转行后,所学与所用完全不相关,现在的我唯一庆幸的是目前工作当中的“租”(经济学概念)特别特别多,每天多达3-4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工作的事来打扰我,而我只需要做些简单重复的梳理工作即可。大量的时间都被我用来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以及听《得到》app中各种各样感兴趣的课程。不知道是我太过于追求忙碌的快感还是这样慢速的工作节奏本就应该抛弃? 无法得知,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在体验。
我的一位刚离职的前同事,目前在艰苦创业中,用他的话讲就是,每个行业都有辛苦的地方,区别只有愿不愿意,找到了自己想奉献时间精力去赌风险的事业,他心甘情愿。见过他离职前的纠结和痛苦,也看到了创业中的昂扬和开心,虽然工资反而低了一些,但这就是90后时代的创业潮吧。心甘情愿而已。Final Cause,于他,是创业的召唤和苦苦寻觅。
Final Cause,是我用来对自身职业、个人生活剖析的入口。半女强人的状态很尴尬,既不能完全独立地承担起生活的琐碎,又不愿忍受柔若无骨的生活方式。也许我没有办法change the world,但是依然想要实现那一点点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迷茫了,不知从何破局,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就是keep learning,learn all the knowledge that I need to know well。
One day, we would find the right direction like bi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