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间被扰乱,自律这个问题即使自己之前写过但还是坚持不了。以下是之前写的片段精选,希望以此来立誓,激励自己。
自律不仅可以节约那些因盲目做功而损失的时间,而且可以更高我们成功的概率。其实自律行为的养成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养成习惯之后如呼吸一般简单。以下几个原则和办法大家可以借鉴学习一下。
(1)从即时满足过渡到延迟满足
其实自律行为充分体现了延迟满足这个行为的意义。需要自律来完成的任务,必然是高价值的,不能一蹴而就,讲究稳扎稳打。而这就需要我们有延迟满足的意识,懂的奖励后置,不追求即时性的满足,要有长久的眼光,不只盯短期利益。
(2)从对抗到协作
人内心里其实长着一只猴子,它无时无刻不想抢占你的注意力,一旦你想专注做某件事情,它就会出现,时不时蹦出一些新的可以获得即时性满足的想法,让你的大脑处于兴奋&满足的状态。而人一旦被这只猴子左右,基本上就完不成既定的规划,陷入后悔懊恼的痛苦循环中。经常有人计划一个小时完成什么事情,最后刷了一个小时抖音,什么都没完成。
而人要想学习自律,就必须学会去驯服这只猴子,驯服这只猴子的第一步就是不给它食粮,不马上满足它任何事情,即使这件事情让你很兴奋。第二步是告诉它该如何做,才能获得奖品。我们可引导这只猴子和你协同完成某些已制定计划的任务,唯有足够专注地完成任务,才能有奖品。
(3)多给自己正面&确定的暗示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提自控和自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自控是指避免不理性的行为,自律是去实现理想的行为,前者是被动对抗,后者是主动进攻。
要想自律,就必须在词汇库中暂时删掉“尽量”“可能”这种不确定性的词汇,更多地补充“一定”“必须”这种确定性词汇,给自己更加正面、确定的暗示,告诉自己,必须这么做,没有退路!正如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提到的“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
(4)精力管理——做较少的决策
每日的自律就是每日的精力管理,自己做好精力规划,哪一点花更多的精力完成,每日也需规划时间完成足够的睡眠&正念冥想,实现精力的补充。管理好自己接触的人&信息,避免受到低价值人&垃圾信息的滋扰
还有一点是减少做决策,无论大或者小,因为决策是极耗精力的,就如马克扎格一样,一件T恤买了好多件轮着穿,就是避免挑衣服所要做的决策,将精力用于其他有价值的事物上。
(5)每日问答法的实践
这个方法也特别简单,
第一步:制定出每天必须完成的具体目标
第二步:为自己每一天的表现打分,打分标准是,我尽我最大努力做到这些目标了么?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具体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根据自己完成的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