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我看了一本名为《改变》的书,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改变分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第一序的改变是指那些不管你怎么努力都变化不大的改变;第二序的改变是指那些轻轻松松就可以翻天覆地的改变。那如何才能进入第二序的改变呢?首先要找到困境的前提假设,然后换一种假设,事情就轻而易举地改变了。
当一个人没钱时,就会做一个省钱的决定,但省钱的结果是无法成长,丧失赚钱的机会,结果就会变得更没钱。这里有一个假设——钱是省出来的,可是,钱真的是省出来的吗?你会发现这个假设是荒唐的。如果我们能够从“钱是省出来的”这个信念中跳出来,建立一个新的信念“钱是靠能力赚来的”,我们就会做一个新的决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当能力提升了,钱自然就会越来越多,这样,改变就从第一序进入了第二序,没钱的困局就突破了。
一个人有能力但不敢赚钱,因而导致自己的人生一直处于穷困的状态。在个案中,一个信念的转变,人生的财富随之而来。于是,我想通过写作,将这些看到的、感悟到的写下来,分享给更多人,希望更多人能像我和案例中的人那样,打破认知的局限,实现圈层突破。
境由心造,人生困局起因
信念决定了人的行动,不同的行动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就是过去行动结果的呈现。
一个不断重复的行为,一定隐藏着什么好处;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好处,一个人是不会这样长期去做的。
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听网课、看视频,轻易就能获取各种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过就是那漂亮的孔雀羽毛而已。就算你动辄开口就是当下的热点新词,可以“从0到1”说到“大道至简”,可以从“物种的起源”侃到“新经济时代”,但你谈论的不过是别人的观念,最多可以在他人的赞叹声中自我陶醉一会儿,除此之外,毫无作用。
你听朋友说,要身体健康,就要早睡早起,吃素食,多运动。你也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可是一听到要早睡早起,还要吃素食,你的大脑马上就反对,因为一直习惯了肉食和晚睡的你不同意这个观点,你固有的信念就把这个信息挡在了外面。
至于多运动,你还是觉得挺有道理的,于是这个信息就进入你的大脑了。可是,你并没有行动。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深层潜意识里有一个信念,也许是“乌龟一动不动也能活千年”,也许是“运动太苦,干吗自找苦吃”。总之,你的潜意识主导了你的行动,决定了你的人生。这就是知道却做不到的原因。你所知道的,仅仅是表层意识里的观念,而真正影响你行动的,是潜意识里的种子。
从生存到生活,并不只是一个物质追求的过程,而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存乎中,形于外”,当你内在富足时,你的外在物质生活也会跟着富足,所以,从生存到生活,可以从心开始!
一个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哪里,哪里就能给他带来成就感。所谓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或者完成一件事情后会有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来自外在的肯定、赞美、欣赏等,也可能来自内在自我价值的体现。不管来自外在还是内在,当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能感到自己有价值,就会拥有这样的感觉。
老公不回家,是因为工作给了他足够的成就感;员工不工作,是因为从工作中无法获得价值;孩子沉迷于游戏,不愿意读书,是因为从读书中无法获得成就感,而游戏让他觉得有劲……
如果老师能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那社会就会增加不少俊才;如果企业能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价值,那业绩
一定会蒸蒸日上;如果家庭能让每个成员感到温暖,这个世界就会少些哭泣和抱怨,多些美满和幸福……
快乐的人生,你的成就感在哪里,你的时间就会花在哪里;痛苦的人生,时间与成就感背离。
如何才能活出快乐人生?
A.
分清“重要的事”与“紧急的事”,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B.生命是互相滋养的,所以,也要让身边的人有成就感。
但愿每一件对你重要的事情,都能让你获得成就感。刻意、有意地把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把时间花在那些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上,你自然就会快乐起来。
一个人的语言会透露他的信念,信念会影响行动,行动会创造结果,结果的累积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行为模式称为“应对姿态”。什么是应对姿态呢?应对姿态就是一个人面对外界压力时的惯性反应。常见的应对姿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指责。这种应对姿态的人,总是把责任推给对方,在强势地维护自己利益时,忽略别人的感受,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该改变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第二种是讨好。这种应对姿态的人,总是感觉自己不好,或者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对别人总是和颜悦色,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也时常会牺牲自己,满足他人。
第三种是超理智。这种人很少会触碰到情感部分,他们会引经据典,罗列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超理智的人往往比较沉闷,不通人情,给人的感觉可能会比较冷漠。
第四种是打岔。打岔的人和超理智的人正好相反,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道理。打岔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快乐和乐观的,他们很讨人喜欢,因为他们的出现会打破很多僵持或者不愉快的画面,但他们会习惯性地逃避压力和责任。
萨提亚提出了一个叫“一致性”的成长方向。所谓“一致性”,就是指在沟通中,既要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双方感受层面连接的基础上一起研究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任何关系中,一旦出现矛盾和冲突,不可能只是一方的责任。一致性沟通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样做避免了像“指责者”一样把责任单一地推给对方;也不会像“讨好者”那样,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委屈自己,成全对方;也不会像“超理智者”那样只讲道理——由于观点和角度不同,道理会千差万别,你有你的道理,对方也有对方的道理;更不会像“打岔者”那样,以快乐为名忽略矛盾,逃避责任。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感情通畅。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真正的沟通包含以下几个重要元素:
(1)思想的传递与反馈。
(2)感情的传递与反馈。
(3)在传递与反馈中寻求能够在思想上达成一致的部分。
(4)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感情的通畅。
满足上述四个元素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沟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看到并接纳对方的感受。
(2)表达自己的感受。
(3)听到对方的观点,从对方的观点中发现对方的深层需求,尽自己的能力满足对方的需求。
(4)表达自己的观点与需求,邀请对方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需求。
(5)在双方的需求都坦诚呈现的前提下,寻求双方可以达成一致的地方
学会觉察,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有了选择,人生才会更加自由。所以,从今天起,试着去觉察自己的沟通模式吧,看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沟通”来操控别人的。放下操控,真诚沟通,这样,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只有那些输不起的人,才会总想要赢。换句话说,越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越想赢,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赢”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自我价值高的人,无须证明自己,也就无所谓输赢了。
人与人之间,一切的痛苦都来自关系,但是,一切的幸福也是来自关系。如果你赢了道理,却输了关系,到头来还是输。
模式就是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思维、情绪反应等的统称,当一个人按照某种方式应对外界的时候,外界也会给他固定的回应。渐渐地,一个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这个模式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对各种场景的模式,有些模式有效,有些不仅无效,还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费斯汀格法则”。这个法则说:生活中10%的事情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信念决定结果
每一个人对待一件事情,都有一套固定的“应对模式”,只要他这个模式不改变,每一
件事情都会被他自己导向同一个结果。也就是这样,模式恰当的人,总是顺利、幸运地走向成功,而模式不恰当的人,处处受到阻碍,一次又一次失败。而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一种模式,是由于他思想中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决定了他的行动方向,同时也间接决定了他活着的状态。
“世界无限,除非你设地自限!”对啊,世界无限,难道我这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司机?这一堂课,改变了徐斌的整个人生轨迹。多年后徐斌告诉我,这堂课的内容让他极其震撼,尤其是那句话——世界无限,除非你设地自限。他把这句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被自己的思维限制住。
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
很多人认为,是事件引发了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但是ABC理论认为,事件只是激发了我们的信念系统,让它发挥作用,由于人对不同事件的看法不同,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表现出一种行为,而另一些人表现出另一种行为。其实,真正起作用的就是B,我们的信念。
人生总是很难一帆风顺,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人会去尝试解决,哪怕结果是失败的也没有关系,但是有一些人连办法都不想就退缩了。在他们的信念中,不是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也不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是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哪怕是一些极为简单的事情,他们都不去尝试,就断定自己做不到。就像曾经的小美,觉得别人可以做销售,但是她自己不行。
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有一对老夫妻晚上吃鱼,丈夫把鱼头给了妻子,自己吃鱼尾。妻子突然就生气了,对丈夫说:“我和你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你一直都把鱼头给我吃,我喜欢吃的是鱼尾!”正在吃鱼尾的丈夫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亲爱的,我不知道你喜欢吃鱼尾。
其实,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鱼头。”
这则笑话就明显表现出了夫妻关系中的一个问题——我们以为是对别人好,但别人未必认同。
很多夫妻不和睦,也是如此。妻子在家辛辛苦苦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但丈夫却不认可。妻子会觉得很委屈,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不认可我。但丈夫也有自己的委屈——我不需要一个保姆,我需要的是一个能在我孤独的时候陪我说说心事、聊聊天的爱人,家里脏一点乱一点有什么关系?没人做饭,去餐厅吃好了。
关于如何在婚姻中给彼此存款,美国著名婚姻家庭专家盖瑞·查普曼博士(Dr.GaryChapman)提出爱有五种语言,每一个人对于“爱”都有自己的定义,他们希望爱人给予自己的东西也不相同。如果你知道伴侣爱的语言是什么,然后给予他想要的,就能让他真正得到满意。
第一种语言:肯定的言辞
第二种语言:服务的行动
第三种语言:收礼物
第四种语言:高品质的时间
第五种语言:身体的接触
露易丝·海在她的《生命的重建》一书中说过,当我们自我批评、怨恨和内疚时,会创造一种叫作“疾病”的东西,如果不能把憎恨溶化,甚至会导致癌症这样严重的疾病。所以,情感债务不光会破坏我们的心理,更严重的是会摧毁我们的身体。反之,如果我们可以摆脱情感债务,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压力和负担,那么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将会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即使是癌症那样严重的疾病,也有可能减轻甚至痊愈。
情感银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评价关系的方式,甚至在某些动物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评价方式。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平时要上班,照顾它的时间比较少,它的生活基本上是由我家保姆负责,所以现在小狗和保姆特别亲近,对我反而没有那么亲。连动物都如此,何况人乎?
在银行账户中不断存款的人,财富会越来越多,物质生活会越来越丰富;在情感银行中会存款的人,能够将生活中各种关系经营得当,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和谐,精神生活会越来越丰富。相反,不会在情感银行中存款的人,人生的各种关系可能会变得一塌糊涂,然后孤独一生。
心理营养是滋养人际关系的重要元素,当你觉察到人际关系出了状况,可以看看彼此处在哪一层次的沟通中,需要怎样的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可以直接滋养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被爱、被关注、被肯定、被欣赏、安全、自由、联结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从来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爱、肯定、关注等,他的心理营养一定是匮乏的。心理营养匮乏的人,很难给予别人关爱、支持、欣赏。由于不会存钱,他们的婚姻可能出现问题,企业管理可能会出现问题。就像程东,他两次婚姻不幸,企业也留不住员工,很可能是他小时候从来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心理营养,他也难以滋养别人。
冰山原理是萨提亚提出的一个概念,萨提亚女士将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冰山原理可以破解人们的行为密码。当你上班迟到的时候,如果领导骂你,也许他是期待你能早一点到公司;当顾客抱怨一个产品有很多问题的时候,也许他是期待产品能够改善。同样,若你的伴侣对你指责、抱怨,甚至和你争吵,在这样的行为下,他可能有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如果你能够看到伴侣的这个需求,并且满足他,争吵一定会少很多。很多父母说,当孩子长大之后,就越来越不懂孩子在想什么了,尤其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之后,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叛逆,越来越搞不懂孩子了。孩子真的那么难以理解吗?其实如果你能够用冰山原理去理解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并不复杂,他渴望得到的东西和你是一样的。
所谓“一致性表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女士提出来的一个方法。一次良好的沟通,通常要考虑三个要素——自己的感受、他人的感受和情境。如果这三个要素都能关注到,沟通就是顺畅的,情绪的能量就会流动起来,既不会伤害自己,又不会伤害对方,同时又能使双方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一个只会考虑自己的人,他的维度是单一的,我把这样的人叫作“低维”的人,他们普遍急功近利,只思考“自己”和“当下的利
益”。人生的维度又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格局,或者一个人的境界.
NLP说,一个选择没有选择,两个选择左右为难,三个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当你从三种位置看待一个事情的时候,你才真正拥有了选择,你才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在一个系统中,拥有更多灵活性的人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同时,当你真的能够有更多选择时,你就自由了。因此,一个多维度的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自由,当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我们看待一件事情,往往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会得到片面的结果。如果按照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去解读整个事情,甚至会投入过多情绪,反而失去了客观性。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假设我们在看待一个事情的同时能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就能更加立体地看待这个事情。一个总能从多角度看待一件事的人,是一个智慧的人,因为智慧源自多角度视野。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做出贡献,然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自我价值在人之初是通过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自尊。
道理最终要服务于效果,没有效果的道理不具有任何意义。人们根本不用太在意某件事情有效果的时候是否符合某种道理,效果本身就是道理最有力的证明。当你掌握了“效果比道理更重要”这个前提,你的人生将会更加具有灵活性。
事在人为,所有的科技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你可能暂时不懂得创造科技,或者你不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科技,但是,人性是唯一能把握的点,如果你懂得跟人合作的话,那么,你就能把握自己的未来。
有一种奔跑,既有动力,同时又是愉悦的,这就是为爱奔跑。有一种人从来就不需要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像树不用奋力生长去证明自己是一棵树一样。
并不是你拥有了什么才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会拥有什么样的成就。前半生,你可以因为恐惧而奔跑,因为你要为了生存而努力;后半生,你可以选择唤醒爱的力量,就算这股力量没有恐惧的力量大,但至少,你在前行的过程中是幸福的。
行为的固化其实就是内在信念的固化,当我们执着于原有的信念时,就会习惯于做同一种行为、交同一种朋友、生活在同一种圈子中。当我们的圈子只有一种观点时,我们接触的人、看到的事、思考的角度都是一样的,因而我们的世界就会止于此。我们的信念已经为我们的世界筑起了一堵墙,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现在生活中的圈层固化,其实本质上就是信念的固化,因此,圈层突破可以从内在的信念转变开始。而信念的外在呈现方式,就是我们习惯性的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生命的成长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作“外求”。一直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被物质假象所迷惑,耗尽全部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和欲望,直至身体消亡。
第二个阶段叫作“内修”。开始明白物质皆为人所用,逐渐脱离部分物质控制;开始回归到生命本质,懂得花时间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
第三个阶段叫作“自由”。这个阶段终于了悟到一切你所遇见的人、事、物都是为了完成这一辈子的修行,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
~黄启团 《圈层突破:如何打破人生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