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日志讲到心灵的三个层面:思维、情绪情感体验和欲求。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情绪情感的体验和欲求。我们的情绪情感体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欲求。我们的欲求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情绪情感体验。我们不能立刻改变我们的欲求和情绪情感体验。只有思维是我们能触及的。所以要用策略性的方法来训练思维。
这一策略可以做到如下粗略的勾勒。
1、识别一种你所体验到的情绪情感,它是你所怀疑的可能属于非理性的情绪情感(一种诸如易怒、怨恨、傲慢或抑郁这样的情绪)2、这一情绪情感可以归因到什么思维上?其中可能存在着不止一种可能性。如果这样的话,弄清哪一种最有可能。3、确定思维再多大程度上属于合理的。请你细致地关注注明这一思维正当性的理由。它们是否有可能不是你的真正理由?你能否想出可能有的任何其他的动机?请考虑对这一情景的代替性解读。4、如果你认定这一情绪是非理性的,请精确地表达出你为何作此想法?5、请建构出一种思维,它是对这一情景理性反应的体现。请主动地用理性的思维否定自己的非理性思维。
比如,我阅读了一篇有关致命疾病的文章并得出结论,依据所读到的症状,我可能患了这种疾病。然后,我就变得抑郁了。在深夜,我思索着自己多久会死,而结果便是感到越来越抑郁。毫无疑问,非理性的情绪就是我所体验到的抑郁。除非医生仔细的对我做了检查,并且予以确诊,否则我没有理由相信自己真的患了或未患这种存在疑问的疾病。我的非理性思维就类似于:
我有文章中所描述的所有症状,所以我必定患了这种槽糕的疾病,我很快就要死了,现在我的人生变得没有意义了。为什么是我?
在相同的情况下,理性的思维可以是:我有文章中所描述的所有症状,我可能患了这种疾病,但是往往相同的症状与很多不同的身体状态是兼容的。考虑到这一点,我可能并没有患这种罕见的疾病。而且无论怎么说,直接就跳到自己患病的结论上对我没有好处。我仍然持有审慎的态度和平常心,应该尽快去看医生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在我获得诊断之前,我应该将自己的思维聚集于其他事情,与在想其他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相比而言,我可以想一些更有用的事情。
所以如果意识到负面情绪的话,尽量上升到意识层面,用策略性的思维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