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共学习了四个章节。
第一章节:基本面研究 怎么看定期报告?去哪看?具体看什么内容?
A股公司每季度都要出【定期报告】有【一季度报】【半年报】和【三季度报】,其中【年度报告】的信息最为丰富,可以在巨潮资讯网上查询。
定期报告主要看哪些内容:主要财务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其次就是公司业务概况和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第二章节: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什么时候可以看?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的内容?
披露时间如下:
一季预告在 4 月 15 日前,
半年预告在 7 月 15 日前,
三季预告在 10 月 15 日前,
年报预告在次年 1 月 31 日前。
业绩预告要比业绩快报更快,但是不管预告还是快报都是可以参考的,中小板的预告一般都是藏在定期报告里的。
第三章:如何获取比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更快的业绩计划。公司为了激励员工有两种激励方法:【限制性股票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在九斗数据里有A股上市公司最新的激励计划,并且根据未来业绩和目前的业绩进行增速比较,打出评分。
第四章:估值的本质就是预期增速,什么是PE、PB、PEG
增速越高估值越高,增速越高估值越高。
【价值股】,特征是业绩增速不快但是稳,也可以从股息率的角度考虑,稳定分红的也可以当作价值股看待。
【成长股】的主要特征就是高速成长,在过去十年,增速 20%勉强还可以,40%算是主流。
【周期股】,特点就是营收净利增速飘忽不定。
估值只是一个数字,背后是市场对一只股票或一个行业的增速预期。
价值股、成长股看 PE,周期股要看 PB
总结:从激励计划、并购和定增中找到未来业绩,并假设这些计划可以完成时,这只股票的估值变化,这些管理层或者董事会预计的未来业绩,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我们一般关心的就是下一年的业绩,公司能完成的一半也是下一年的业绩,再往后的事情,谁也看不清因为有真金白银的激励或惩罚,公司有动力去实现这些目标,所以可以当做我们投资一直股票的参考。但有些“画大饼”的公司还需手工排查对比定期报告、快报预告和解锁/承诺业绩,这三项业绩数字的确定性从强到弱,前瞻性从弱到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