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临床表现 :

1.耳聋 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2.耳鸣 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3.眩晕 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4.其他 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流行病学概况

美国每10万人中有5至20人患有突发性聋,同时,大约每年有4000~25000例的新发病例。Teranishi等统计了日本三十年的突发性聋患病率分别为:3.9人/10万(1972年)、14.2人/10万(1987年)、19.4人/10万(1993年)、27.5人/10万(2001年);发病率逐年上升。2011年德国突聋指南认为德国目前的发病率为每年新增160~400/10万人,且双侧发病率低,占突聋患者的1.7%-4.9%。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为2.3%(24/1048例)。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但是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我国的突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从全世界来看发病率在5~20/10万人左右。

发病原因

突发性聋的原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目前未能完全阐明,局部的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导致突聋。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只有10%-15%的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原因,另外有1/3的患者病因经过长期的随访、评估、推测或确认。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发性聋的主要诱发因素。

治疗原则

  发病后及时治疗,研究发现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约有1/3病人听力在1—2周内逐渐恢复,如一个月后听力仍不恢复,多将成为永久性感音性耳聋。

预防

1.少熬夜,少加班

2.避免嘈杂噪音环境,以防耳膜过度刺激

3.精神放松、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

4.避免服用导致药物性致聋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氯霉素、万古霉素等

5.良好的控制血压、血糖

6.预防感冒,饮食清单,限制盐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0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2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5,028评论 1 6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91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