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一家三口难得一同前往超市。踏上电梯时,会哥一本正经地宣布:“今晚咱们买东西,花销得控制在20元以内。”看着他那认真的模样,我差点忍不住笑出声:三个人逛超市,消费不超过20元?这能买些啥呀?
儿子走在我们前面,扭头问我:“妈妈,你带了多少钱呀?”我自然是和他爸爸站在同一阵营,便回答道:“20元。”儿子听后,立马叮嘱起来:“那待会儿我们三个人得一直在一起买东西,可不能走散了,这样才能清楚想买的东西有没有超支。”
平时儿子就爱和他老爸一起逛超市,而我通常都是直接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他能首先想到这点,真是细心又懂事。
到了超市二楼,我提议先给儿子挑选早餐。他之前就说过,想吃什么要自己决定。于是,他熟门熟路地把我们带到面食柜台,挑了一包牛肉馅小笼包。这小笼包他一个人就能吃完一整包,他对这款小笼包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我提醒儿子看看价格,他仔细瞅了又瞅,确认标价是“9.9元”。我接着问他:“还剩下多少钱可以用呀?”他歪着脑袋,认真地看着我说:“还剩下十块一毛。”我忍不住夸赞:“宝贝真厉害,一年级的小学生,连小数点都会算啦!”这夸奖显然很对他的胃口,儿子满脸笑意,一方面是买到了爱吃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得到了妈妈的肯定。
确实,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对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至关重要。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千万别吝啬赞美。
紧接着,儿子转头问他爸爸:“爸爸,你要买什么?”因为明天儿子的早餐是饺子,他想让爸爸给他做饺子蘸料,而家里正巧没大蒜头了,所以爸爸要买大蒜。我呢,考虑到儿子周三早餐吃面,打算给他加点青瓜丝,便计划买青瓜。可这两样东西不在同一个区域,于是我们兵分两路,各自选购。
没过多久,儿子就跑来找我汇报:“爸爸买大蒜头花了4.5元,还剩5.6元,妈妈你看着买。”我让他拿两根青瓜去称重,结果显示是2.9元。我又考他:“现在我们还能拿多少钱买东西呀?”儿子迅速回答:“五块六减去三块,剩两块六,再加上一毛,那就是两块七,还有两块七!”这小家伙反应真快,看来脑子转得很灵活。我再次称赞他:“数学学得真棒,都能用到生活里了,太了不起啦!”
儿子笑得合不拢嘴。这时,我瞧见柜台里摆放着各种菌类,想着每天吃点菇对身体有益,便说:“买一根鸡腿菇吧。”儿子拿去称重,价格恰好是2.6元。
我又问儿子还剩多少钱,他笑着说:“还剩一毛钱。”我笑着说:“这一毛钱就当是奖励你算数又快又准啦!”
一家人都买到了心仪的东西,开开心心地来到一楼付款。我掏出20元现金,让儿子去结账。儿子一走到收银台,就把东西放上去,还贴心地告诉收银员:“我们不需要袋子,我妈妈带了购物袋。”
结完账,儿子把东西装进袋子,拎着就走。我和会哥手牵着手,跟在他身后。
孩子,就这样慢慢长大了!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