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漫谈?(重农抑商,儒,墨,道)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我们是陆地文明,粗浅一些理解就是:有大面积的土地,人类在上面生存,而土地的一个很明显的特性就是不可移动性。所以这类的文明多以农业经济为主。说到农业,就想到了我们古代的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个人认为:对于自然来说,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对于人类来说,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也就是说土地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生产自然和社会没有的东西。
这对于个人,家庭,国家来说都是绝对重要的。而商人,由于其流动性强,不稳定性强,不利于古代封建统治。而且,商人不生产,主要致力于物品的交换。
对于古代,本土拥有众多劳动力绝对是一种天然的优势,对于统治者,也乐于看到本国人口愈来愈多。统治者为了留住更多人口,想法设法,而农业,由于其固定性,很容易把农民“绑”在土地上,从时间来看:拥有土地的农民,他世世代代的子孙也都会自觉依附于这片土地。封建统治者想利用这种特性,故:重农抑商。

儒:

儒家的道,多是入世之道。不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内圣外王”,都体现了这一点。比起客观自然界,儒家更加关注人类社会。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比起道家,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强调社会规则,更加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准则。更加注重社会事务,主张人应该承担社会义务,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关注人的道德,主张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为国正名,具体体现在一系列维护社会秩序的措施上,比如:君臣父子,等级严密,不可逾矩。

兼爱:无差别的爱。一定程度上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如何劝服人们兼爱这是个大难题,爱人就是乐于人,善于人,助于人,你这样做了之后,也会得到别人的爱,以此推广全社会。

非攻:反对战争。墨子行人极其反对战争,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墨者,他们往往会站在自卫国一方,一起反对侵略国。而且墨者多武者,擅长机械。

洁身自好,用这个词形容最好不过了。因为对社会现状不满意,又无力改变,所以消极避世,隐于世间。而且道不研究具体的事物,更倾向于虚无缥缈的~(想不到合适的词),比如老子,哲学成就极高,致力于探究宇宙规律。庄子,很有才华,写文擅长用“喻”,写出的文章美妙绝伦,还带有虚无的神秘主义色彩。反映了一种隐世避世的心理,但是,人是社会的人。脱离了社会,人就不能成为“人”,更不能称为“人”。故:避无可避。

不管是哪一家,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只是有一个问题:在某个时代产生的思想,一定会有作用于这个时代吗?促进或阻碍是怎么来判断的?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或相同观点,尽请留言讨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