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编了一个寓言故事。
天上的小鸟用力扑腾几下羽翼然后得以顺力滑翔,地上的小孩发狠使劲踩单车让车轮得以惯性前进。
小孩高高仰着头对小鸟自顾自喊,你合上翅膀滑行的样子像一条摇曳的鱼——
小鸟两眼放光地穿上孩子语言构建的新装。虽然不能挡风防雨,虽然小鸟不需要穿衣。风的声音那么大,也不知道它是怎样听见的。
鸟儿总是成群。于是它骄傲向朋友们炫耀,好像自己真的长出来了鳞片样式的羽毛。
同伴也啧啧赞同。
如果能做一条鱼就好啦,在水里自由自在畅玩。好玩。
之后小鸟每次飞过湖面就总会偏头观赏自己是怎样同水域融为一体,并且愈是如此愈是觉得鱼儿美丽。它认为应该自己向人类精心构建的喻体看齐。哪怕建筑师只是个蹬自行车摔掉了门牙的小孩。
鱼使劲甩动尾巴,鱼轻盈跃起夺食,鱼环绕着漩涡下潜......多么迷人又神秘。
比喻是危险的东西,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可产生爱情。它简直爱上了鱼的自己。
由于它总是全神贯注盯着水面,就没办法像其他的同伴一样用左半脑飞行,右半脑休息。并且它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近距离水面滑行,简直入了迷,短频快的来回里,每一帧都留下不一样的痕迹。
有一天同伴发现没有了小鸟的踪影很担心,最后悲伤地在湖里打捞出它的尸迹。
小鸟的大脑比它的心脏先死亡。
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熬夜刷手机,你会晕晕乎乎的撞进湖里,然后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