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导的目的

     每次上课前,我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构思如何进行课前引导。教师的引导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的引导无法激发儿童的创作欲表现欲,那么这节课就会大打折扣。

        引导式教学是以引发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1、通过提问引发兴趣,提高注意力。这是对于低龄孩子最常用的一类方法。“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在哪里见过?”这些问题会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并迅速做出回应。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关于记忆性问题、感知性问题、思考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2、通过讨论促进认识的内在化发展。孩子的记忆是零碎的,经验是不系统的。通过老师的提问,儿童互相的讨论会进一步的自我梳理、整合。并且逐步的清晰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特级教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细节 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
    龙爱贤阅读 2,224评论 2 56
  • 我今天最难过的事,是受了很大的委屈和难堪,居然都哭不出来了。终于一点点长大,一点点远离单纯了。可悲莫过于此,看着自己走远
    cck7阅读 214评论 1 0
  • 那些用心写的博客值得记录下来学习. 1. http://wuxiaolong.me/ https://github...
    JoshKryo阅读 2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