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没有认真写字,两篇日更文都是对付的,需要检讨。
01
在儿子看手机这件事上,我做的很不好。儿子喜欢玩手机,或者玩那个什么“吃鸡”游戏,或者刷抖音,反正拿起手机来就双眼放光,玩个不亦乐乎。
听说有的家长做得很好。比较严格的是根本就不允许孩子玩手机。允许的,也是严格规定时间,只能玩上一会儿。我做不到这个程度。虽然也控制,但是比较松散。尤其到了周末,从周五晚上开始到周日晚上,儿子有很多时间都在玩手机。
一方面是因为我懒散,没能拿出很多时间陪儿子玩,一方面是我觉得,看看手机也无伤大雅。孩子喜欢玩手机,这不是个别现象,应该说非常普遍。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非要靠强制力去限制,我认为不妥。当然,流行的不一定好,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也不见得是好事。可是,在我没有发现玩手机给儿子带来太大坏处的情况下,让我一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否定孩子的喜好,我真的做不到。
当然,不能因为玩手机耽误吃饭耽误睡觉,不能耽误锻炼身体,不能影响学习,这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要注意的,我倒觉得基本上做到了。
手机这个东西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并且恐怕永远也不会得出一个准确的评估,作为普通人,也只能在时代的潮流里面,随波逐流——我一直认为,能这么随波逐流就很不错了。
年轻时候的梦想,早就烟消云散,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偏佛系一点。我认为,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有一份正常的平凡的工作,做一个普通人消融在星辰大海之间,能够默默无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一生。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观,所以我对孩子,只强调身体健康,适当努力就可以了。玩,才是最应该做的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何况,玩手机也并不是一味浪费时间。最起码在词汇量上,通过手机儿子掌握了许多。平时说话,经常听到他说出来新鲜的词汇,并且使用场合非常正确,这也是进步呢。
02
因为儿子玩手机,我就不能用,这是导致越是周末节假日我日更越容易出问题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说是主要原因。
端午节前,我答应了一个简友写一篇长点的(三千字以上)的小说,一开始计划端午节放假的三天来写,可是因为回老家探望父母,更因为回了老家,儿子玩我的手机时间更长,并未能动笔写出来。
其实也不是没写,写了一篇,但是自己不满意,想着修改修改再说,可是一直到今天也没能认真修改,只好放在私密里面,慢慢沉淀。
据说简书现在的趋势是鼓励写长文,主要是长一些的小说。要是能够写一万字,差不多就可以得到局长的超赞。
我一直缺乏写长文的能力。平时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千把字,最多也就两千多字,文体上也主要是散文性质,或者说议论文的模样。我早就发现了自己的这个特点,不擅长写小说。比如描写人物,情节,环境,景色等等,都是我特别不会的领域。反而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是自己所喜欢的,也是能够做到的。
看来,要再次得到局长超赞,是没有机会了。
03
昨天看了一部电视剧的多半集,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北京城里两个饭庄的事。
昨天那多半集叙述了这么个事儿:这边饭庄的经理不知用了什么法儿,就把那边饭庄的大厨给挖了来。要知道,那个大厨是掌柜的带北京来的,又是老乡,许多人都有挖人的想法,但是都没有付诸行动。可是这边这个经理“小栾子”就办成了。
那边掌柜的听说自己的摇钱树大厨被挖走,说不生气是假的,一开始拿菜刀去了对面大闹一场,可是闹归闹,已经改变不了既成事实。
这个掌柜的虽然心里不舍,可也没办法,只能接受现实。为了反击,做出了“反挖”的决策,决定去挖“小栾子”来给自己当经理。
其实,小栾子与那边掌柜的关系,就像那个大厨与掌柜关系差不多,都是掌柜的对自己有大恩。所以当小栾子听说想挖他改换门厅的时候,表示不可能。
小栾子在挖了那边大厨以后,事后感觉自己做错了。现在见了那边掌柜的,就说事情是我做的,您想骂就骂,想打就打,您怎么出气怎么来,我没有怨言。掌柜的说,我不打不骂,只有佩服,所以想给股份,给高额分成,只要过来给我当经理就行。
虽然小栾子说不能背叛自己的恩人,但是他看到了那边掌柜的度量。在这个基础上,他临走的时候给掌柜的出了一个主意,让掌柜的看到了希望。
我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说的是,大人大量这句话。一般来说,这人给自己挖了那么大一个坑,见了面怎么着还不说对方几句?就算不口出恶言,总要数落几句吧。可是那个掌柜的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反而看上了对方的才能,表现出惜才的愿望,这样的胸怀,人所难及。
小栾子也正是看到了那边掌柜的这份度量,才在已经站起来告辞以后,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说出了解救困局的妙招。
有这么一句话: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确实如此。能够成就大事的,首先就得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可很难。面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能够以德报怨,这可是几千年来最高贵的传统品质。
04
不过,我的杂谈还没完。我想说的是,胸怀宽广就一定好吗?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也都耳熟能详。有些人,是值得宽大为怀的,有些人,那就绝不允许减刑。别假惺惺说要悔改,已经没有了悔改的机会。
《亮剑》里面,打下来平安县城以后,李云龙去医院探望政委赵刚,两人的对话很有意思。赵刚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不适合于独立团。独立团的性格是有仇必报,不但要报,而且马上就报,绝不欠账。
其实,鲁迅先生也是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的。睚眦必报,表面上看起来太小家子气,但是最起码让别人看到不愿吃亏的决心,以后跟他打交道就都会小心点。
这一点上,我就很不够。应该是性格原因,我从来不会恨人。不管这个人曾经怎样伤害过我,当时可能生气,可是时过境迁,我总会忘掉对我的伤害,就算想起来那些事,也是主动给对方找上一万个理由,好让自己对对方的原谅变得合理。
可是这样一来,在外人眼里就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好欺负的人,于是就不停的吃亏。
想成大事的人,可以用宽广的胸怀去面对世界,我们普通人,还是小肚鸡肠些好,最起码能够自我保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