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P29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当代内观大师德宝法师著

我们将教导你,以平静与离染的态度观察内心的运作,如此你将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洞见。

误解一,禅修只是一种放松的技巧

误解二,禅修是指进入出神状态

误解三,禅修是无法被理解的神秘修行

误解四,禅修的目的是神通

误解五:禅修很危险,一个谨慎的人应该避开

误解六,禅修是圣贤所为,不适合一般人

误解七,禅修是逃避现实

误解八,禅修是狂喜至乐的好法子

误解九,禅修是自私的

误解十,禅修,是坐下来思考高深的思想

误解十一,禅修几周之后,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1、《观呼吸》只讨论内观系统的禅修。目标是觉知,一种深刻、集中与和谐的觉知,让你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2、内观禅修追求的一个目标——觉知。目的在于进化与转化你的日常生活。

3、内观禅修是要让你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感情变化,你将学会如何更清楚,更准确的了解自己。

4、内观的定义是培养“正念(念念分明)”或“觉照”。

5、禅修是需要被体验的。

6、禅修的目的是开发觉性。

7、修禅,修心是首要的工作。

8、禅修中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戒、定、慧。

9、期待道德圆满之后才准备开始修禅的人,是痴人说梦,不可能实现的。

10、道德分三个层次

1)最低一层是遵守一组由某人制定的规则。

2)第二层次是另一个层次的戒律,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遵守相同的规则。

3)第三个层次是对前两个层次而言一大进步,在道德层面,一个人无需遵循权威人士所制定的那些规则。他选择遵守一条有正念智慧与悲心构成的道路。

11、禅修,是平常就用得到的使用技巧,可以马上应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而不是“离尘绝俗”的。

12、禅修是紧扣现实的。他不会把你与生命中的痛苦隔开,反而是帮助你更深入生命中的一切层面,好让你能突破痛苦的障碍,超越苦厄。

13、禅修的目的是要你能如实观察,并且完全接受事实。

14、真正的禅修是开发觉知的修行。

15、愉悦不是禅修的目的,这种感觉经常产生,但是它只应该被视为副产品。

16、禅修者的动机是清除自己的嗔心、自私与恶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去除贪欲、紧张与昏沉。

17、内观是察觉的练习:如实的察觉,无论是究竟实相,或者实物的细节。事实是怎样,就是怎样。

18、内观是一种单纯的修行,它的内涵是不带偏袒与成见,直接去体验自身的生活事件。内观是随时保持无私的观察,出现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单纯。

19、每一次的禅坐都会有一些收获,不过他们通常都很微细,先是在内心深处酝酿,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20、忍耐是关键。如果从禅修当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至少学会了忍耐。忍耐是任何深远改变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