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手头一家公司纳税超过了5万,可以有资格参加北京的小汽车摇号了。
恰好计划着再买一辆新能源汽车作为市内代步,琢磨着这下可以以公司名义申请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号牌,暗喜中……
当然,油车咱就别想了,据说中签率已经低到令人发指了。
然后,我就研究了一下最新的政策………
然后,就有点要崩溃了~~😂😂
看到上面两份公告,我当时的解读如下:
【4325家企事业单位申请6540个】
【2018年单位指标额度共计3000个】
【单位2017年应配置新能源指标而未配置的,若单位于2018年2月8日前再次提交申请且通过审核,轮候次序仍按2017年申请时间计算】
按照规定,上一年度纳税5万以上可以获得一个申请资格,然后纳税每增加50万再增加一个申请资格。也就是说,以“50万一个申请资格”的纳税大户占据了2215个名额,这些单位2017的纳税必然高于5万,他们在2018年将占据2215~4430个名额。
而新能源汽车的号牌并不需要摇号,而是按照申请的先后顺序依次发放。也就是说,这3000个指标分给2017年申请的这些单位,差不多也就不剩几个了,基本没2018年新申请单位啥事儿了~~😭😭😭
终于,等到了2018年2月26号,公布今年第一次摇号的结果……
根据这次公布的结果,解读如下:
1、这次一次性把全年的3000个指标都排出来了;
2、第一个序号,是2017年2月15号申请的,最后一个也是1月3号申请的,而我由于当时有些心灰意冷没太在意,直到8号才提交申请,所以今年没份儿了;
3、今年的3000个名额里,有2097个是去年申请的;
4、今年给单位的新能源指标是3000个,合格的申请编码7657个,也就是说,明年如果还是分配给单位用户3000个指标的话,八成依然没我的份儿…
5、即使今年获得了编码排进了队伍,若是想明年继续拥有资格,仍需保证2018年的纳税额超过5万。
结论:
于是,我果断取消了新能源指标的申请,改为申请传统油车重新提交了申请,等待着审核并参加4月份的第二次摇号。这样,好歹今年还有3次摇号机会,虽然也只有2.5%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