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礼物》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幸福也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听到曹老师执教的《礼物》这节课。在我执教《玲玲的画》一课中,也上过这本绘本,但听曹老师的课之后,发现在本节课中,我们既有共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共同点

1.仔细观察。在学习小鸟收到礼物这一部分学习时,我们都采用了让孩子们先观察图上的内容,看看小鸟收到的是什么样的礼物,然后请孩子们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2.联系生活进行猜想。当小鸟收到这份礼物时,我们都请孩子们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猜一猜,小鸟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虽然孩子们说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孩子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

二、不同点

1.评价语幽默又不乏智慧。曹老师的评价语非常丰富,能够根据孩子们的不同表现与课堂的需要进行有针对对性的点评。例如,当老师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时,身边有些孩子没有及时的倾听,曹老师就说:“向别人学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们听到之后不仅马上安静了,还从态度上教育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又如,当老师想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一说捕鼠夹这一故事时,现场举手的同学并不多,老师却很智慧地说:“你们再不说,我就伤心了。”再如,当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捕鼠夹的作用时,一位学生说利用捕捉夹让别人的身体夹成两半。”显然,这个答案是从道德方面来讲不够好。但老师却微笑地说:“我们在保证自己不受伤的时候,也不能去害人哦。”巧妙地告诉学生,这个想法不能有。

2.一幅图,一个故事。不管是小鸟收到的礼物,还是小老鼠收到捕鼠夹,曹老师都是通过先让生观察之后,然后将语言串连起来,变成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方法既训练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又让他们的写话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3.训练想象力。两个故事学完之后,老师并没有继续往下上,而是出示一份表格,里面的问题是“谁”“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如何利用礼物”,让孩子们在原来两个故事的基础上,大胆去想象,这也是由扶到放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4.拓展具有开放性。老师在小结部分,引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你在生活中,假如你要给别人送礼物的时候,你送给别人并不好的礼物,你觉得合适吗?”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说适合,有的学生则表示这样做不合适,并说出了具体的理由。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但是这个问题却设计得很巧妙,它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具体地联系于实际生活之中,让孩子们明白了,只要真诚,即使送的礼物并不是那么的合适也不是那么的重要。

    听了曹老师的老师课,再对照自己的课堂,发现好多地方需要反复推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天气 Nice 今天因为有很多会议要召开分析新兵连的现实情况、安全系数、工作方向,重点...
    啊Ben阅读 224评论 6 8
  • 因着学习与工作,常年不在家。每逢寒暑假,在家也不常出门。所以,村子里的00后大部分我不认识,在他们眼中我估计也是一...
    ys枕边书阅读 190评论 0 0
  • 工作间隙无意中看到关于找工作的文章,有感而发。 简单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绪有着太强的感染力,那样的不易那样的艰难是...
    西域婉风阅读 194评论 3 4
  • 从小学到高中,数学都是三大学科之一。数学对考试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可如何学好数学呢? 看有的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语文...
    好方法好成绩阅读 47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