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听北森的培训,感觉黄小靖老师讲理论讲的很不错,以后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借鉴。
人职匹配理论。也叫做特质因素论。
人职匹配理论起源于当时美国大量移民,当地的农民去做工人,那个时候又没有网络,也没有很便捷的交通。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最好去一个一个工厂去问,这个时候很多工厂并不在招人。有些工厂成立了,需要大量的人,但是当地又立刻找不到那么多人。帕森斯从这里看到了商机。他到很多工厂那里去拿到了工厂的需求。然后创建了波士顿职业局,有意愿去找工作人都可以去他那里去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介。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古代也有,孔子,就是第一个开创私立教育的人。
帕森斯之所以被称为,职业规划之父,在于他不仅开了一个中介公司,他还提出了一个理论。特质因素论。要求人要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自己的特质,然后在两者之间做匹配。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快速的找到工作。现在这个理论仍然在使用,比如说我们在婚姻的过程中门当户对,大学生包分配的时候是专业做匹配,你如果是学石油的,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你的家,你不能做其他的工作。才不管你喜欢做什么。选专业的时候是你的兴趣爱好和这个专业做匹配,高考的时候就是你的分数和学校做匹配。我们的吉迅测试也是给大家做测试,看你能够做什么内容。有很多企业把人招进来,先做管培生,根据你的表现,然后根据一些测评,来决定你做哪个岗位能够做得比较好。
但是呢,所有的匹配论的最后都有一个问题,大家来思考一下,你所做的匹配是内在的匹配还是外在的匹配呢!当然是外在的匹配,根据你的能力和职业的需求进行匹配。你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是外在的匹配,在这个过程中会忽略什么呢!那就是人本身的意愿和需求。但是工作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还要考虑到自己的意愿和心情。于是就出现了舒伯的理论。舒伯的理论来自于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美国经济发达。中产阶级崛起,他们的后代开始不愿意仅仅为了养家糊口而工作,这个时期还有嬉皮士,穿洞洞衣服,不好好工作去流浪追求个性
以前是职业指导,现在叫生涯规划。舒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