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日,春节之后的第1个休息日。却依然和老公、以及妈妈一起赶往西门的旧房,继续整理和收拾上次未完成的工作。
今天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些,要把这几次整理的大小包袱以及成捆的书籍,分别送往现在我们的家,以及父母的家里。
除了各种物品以外,最让我头疼和触目惊心的,便是整理出来的那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杂志。嗔目结舌的我,从没发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的书!
想扔掉,舍不得。可若要全部搬到现在的家去,家里的书柜也完全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书籍。望着一捆捆的书籍,我不禁陷入了纠结和烦恼的境地。
从小到大自己都是一个书虫,最喜欢去的地方永远是书店。但实际上,读过的很多书籍不过是过眼云烟。
看过即忘,连复述都非常困难。而且看过的书越多,越容易浮躁或焦虑。对自我成长或改变现实来说,我读过的书似乎没有一点帮助。
包括跟随了我很多年,每年必订的最喜欢的杂志——《青年文摘》和《好日子》,也都是读的时候振奋、读过之后无感、对生活而言,甚至一丝涟漪的影响也没有。
但我却依然舍不得扔掉它们,在老公极力反对的意见中,费尽力气的把它们全部带了回来。或许它们是我记忆中最珍视的一部分,而让我不舍丢弃。
但要如何处理这些杂志和书籍,却是令我最头疼的问题。我想到不少的读书方法,比如:“拆书、说书、化书成课、读书会……”这些方法都有着异曲同工的目标:即变“死读书”为“读书改变自己或生活。”
是的,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句很触动的话,“读过的书,如不能改变自己或生活,便只是白白的消遣而已,于自己没有任何的用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虽然自己目前的读书收获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
但这毕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让我得以最大价值的去利用这些过多的杂志和书籍。能够把书中的知识和理论为我所用、能够把触动自己的观点变成改变自己或生活的工具、能够把书读活、甚至在分享中传播价值和得到成长。
所以或许从此刻开始,我要改变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做法。把一本书或一本杂志中能够触动我、能让我从中学习和践行、利用在生活中来改变和提升的理论和知识彻底消化和吸收。
然后这本书,就算是完成了它对我的使命。这样读完之后,可以怀着感恩和喜悦的心情,把它赠送或分享给更需要它的朋友。这样的读书方式是我想要尝试,并期待有所获益的。
明天就开始试试吧,读书虽不应是功利的事。但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不功利的读书,又如何能从书中分得到更多的成长与收获?“读书,改变生活、自己与人生”,才是我期待的读书目的和阅读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