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争相追捧的侦探小说,是以什么样的叙述形式吸引众多侦探小说迷的?侦探小说与心理学间有着何种联系?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侦探小说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1859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医生兼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因1887年塑造了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声名大噪。同一时期出生于1856年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899年出版了《梦的解析》,成为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的鼻祖。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分析让命运联结到了一起。
这种被认为是无意识的精神分析法,让两个不同领域的人有了交集的说法,在人们的客观认知中产生了疑惑的心理。一个是惯于用精彩的文学塑造一个冷血的推理机器,一个善于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精神领域,二者为何会在无意识精神分析中产生共同之处呢?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精神病医生、作家帕特里克•阿夫纳拉,在其著作《福尔摩斯与无意识侦探》中同样提出各种疑问:精神分析不是刑事侦查,为何福尔摩斯笔下的探案故事,会与精神分析有着不谋而合的方法和策略?为什么《血字研究》中的情节,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预言出现?福尔摩斯作为一名虚构人物,为何会在各种案件的推理过程中显露出精神分析的方式?
在本书中,作家帕特里克•阿夫纳拉结合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之间的共通之处,细致的分析了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中透出的无意识精神分析意味的段落与细节之处,并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与其相较,继而让读者在侦探小说领域领略精神分析法的奥秘。
早期的柯南·道尔因受到法国小说家加波儒和美国作家爱伦坡的悬疑小说影响,潜心研究创作出不同以往的侦探角色福尔摩斯,并在侦探小说中融入了许多精神分析的具象表现手法。随着《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的探案开始,无意识侦探形象已彻底融入到柯南·道尔的作品之中。
如果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魅力在于这些探案故事唤起的内容,那么《福尔摩斯与无意识侦探》的魅力则在于用精神分析法,窥见福尔摩斯世界里的无意识侦探行为的表达。就像书中说的那样:福尔摩斯不会从理论上探讨哲理。他带着维多利亚时代的观点观察。
毫不夸张地说,用精神分析法来窥见侦探小说的构成模式,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它在解析精神分析法的同时,也为侦探小说迷们探索推理世界的奥秘提供了另一个认知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