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视频,一个记者采访落后山区留守儿童的片段。这些孩子里,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四五年没回过家,有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从此成为没人要的孩子。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看得让我格外心疼,他笑着对记者说:她走了之后我就很很她,她为什么要去呢?因为她抛弃了我们。
这里的“她”是他的妈妈。当一个小学生微笑着对一个陌生人说他恨他的妈妈时,他的内心承担了多大的仇恨?
这些孩子成长在没有爱的环境里,在物质上也极其贫乏,书包对于他们都是奢饰品。他们从小就开始自己洗衣做饭,下田干农活,和城里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像一个小大人,没有孩子的天真浪漫,早早地为家庭分担。也许是因为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看完他们的视频,我忍不住哭了。
现在想来,其实我小时候比这些孩子幸福。小时候,爸爸也去外地打过工,但妈妈一直在家里种田种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到了我和弟弟上学的时候,我们有新书包。过年的时候,妈妈还会给我和弟弟做新衣服。
其实,我知道我并不在乎新书包或者新衣服。只要有父母陪在身边,哪怕只有妈妈或者爸爸一个人陪,我都会感觉踏实。
有天下班回家,经过一条马路,马路两边宽宽的人行道上停满了车,有一辆贴满广告语的面包车也停在那儿。面包车的玻璃上贴满了通下水道、装修之类的红色大字。车门都是打开着的,车里面除了座椅,就是盆、箱子、衣服。而在这时候的车厢旁边,一对大概二十六七岁的夫妻和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正围着一张圆凳吃午饭。
很平常的一幕,却让我感动了很久。
那对夫妻大概是从外地过来打工,为了省钱,一家三口住在面包车里,做饭就在车旁边支个架子,吃饭就在车旁边摆几张小板凳。
对于他们来说,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他们没有自己的家,但他们有温暖的亲情;他们没有豪车,但他们可以在自己家面包车旁吃一顿安心的饭。而这份亲情和陪伴对那个小男孩来说,是多少孩子羡慕的幸福。
现实总是这样,你拥有的习以为常的日常却是一些人难以企及的梦想,只是当事人没有感知到。
小说《陌生的女儿》里,女强人律师妈妈每天忙于工作赚钱,在物质上给予女儿最大的满足。直到突然有一天,学校打电话过来说她的女儿在学校自杀,她才开始真正的了解女儿,才发现原来那个乖巧的女儿是同性恋,在学校遇到复杂的情感纠纷,还被霸凌集团拍艳照,最终女儿被一连串事件推向了死亡。
失去女儿之后,女强人律师妈妈才发现自己每天忙碌赚钱,给孩子买买买,却从来没有和孩子好好聊一次天,陪孩子好好吃过一顿饭,也许有了妈妈的陪伴和沟通,悲剧就不会发生,或者发生的概率会低一些。
今年,我家小男孩有两岁了。年初的时候,我就想过要不要再生一个孩子。我想再生,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也不是为了养儿防老,而是我喜欢孩子,我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接受生活的未知和挑战。
但先生不想再生,一来觉得二孩经济压力大。目前,以我们俩的工资扣除所有开销,结余不多,孩子又是“碎钞机”,赚钱速度远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二来是先生不想让我再受一次罪。两年前生小男孩的经历还记忆犹新,那个心惊肉跳、胆战心惊的夜晚,只有我们自己深有体会。先生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而我也在心理上也没有准备好,所以这件事就被搁置下来。
但我想,无论是对小男孩还是可能的二胎,我们都会“尽我所能”去爱他、陪伴他。这两年,我的工作速度放慢了很多,因为我希望尽可能多地陪孩子,和他一起吃饭、一起读书,一起做游戏,一起看风景。虽然我们不能为他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但我们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想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爱、陪伴以及支持孩子成长。
最后,分享给你的是一位美国妈妈Lyette Reback的育儿理念,我非常赞同。她说: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求得温饱,而是如何用爱来让他们成长,用最关切的态度去关爱他们、给予帮助,尽最大努力找到孩子未来适合的发展道路,然后帮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