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代诗写作,你一定要知道的语言知识

    叶开的《写作课》是以为初三学生讲授写作课为原始题材整理而成,一共10堂。内容包括写作的意义,写些什么内容,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修改和提升,如何写说理性文章等方面,写作类型涉及小说、说理性文章、叙事文、诗歌、评论性文章和书信,每章节结尾处均设置有“写作作业”环节。语言平实又幽默。叶开是《收获》杂志副编、文学博士、作家,有着丰富的写作经验。这10堂课对初学写作者有借鉴意义。

    看完全书,叶开对写作语言的阐述,让我深深佩服。作者对诗歌语言与非诗歌需要进行了区分,让我打开了鉴赏现代诗的一扇窗。现代诗的特点我总结出来3点:

1、现代诗的语言是不符合逻辑的。

      作者提出现在很多人写诗,在他看来不是合格的诗歌,因为太符合逻辑。前一句跟后一句,是连着的,谁都能想出来应该这么连着的诗歌就不是独特的诗歌了,诗歌是一般人想不到它会这样连在一起的。

例如:有的人写:

    天上的白云

    像狗,

    像天鹅,

    像犀牛,

      像树林。

      这就不是真正的诗歌,因为这种比喻都很熟悉,是距离很近的两个词形状类比,不能构成一流诗歌的特质。

    真正的诗歌是创作者的经验不那么符合大众逻辑,这才有冲击力。

    假设我们说,“白云像棉花糖”,不是诗歌的语言,因为两者很像,但说“白云像一块石头,坚硬地悬在天上。”就是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强调的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词语加以组合在一起。

如:悲痛这块石头

        撞碎了他的前半生

        失望这把刀子

        把天空裁成一团乱麻

      悲痛是抽象的,失望是抽象的,石头是具体的,刀子是具体的,悲痛像一块石头,失望像刀子。用具体的词来代替抽象的词,语言与语言之间有着遥远距离,以及因此产生的落差,就构成了真正的诗歌语言。

    诗,并非日常生活节奏的再现。诗的语言不能符合生活。生活中很少有人用诗的语言来讲话。

诗的语言,它带出来的,是非生活的节奏。

    作者认为,真正的诗是无法复原为一篇散文的,现代诗凑在一起读不通顺。如果凑在一起逻辑合理,很通顺,那就不是真正的诗。

二、诗歌语言是反道德化的。

      作者认为诗歌的语言是“反道德化”的。什么是道德化?道德化的语言是符合大众使用习惯的,是公共语言。诗歌的语言是跟个人情感、个人经验、个人经历、个人生活、个人态度密切相关的,是私人语言。如: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一想到一生中后悔的事,我就热爱起了梅花”。

这两句话前一句是诗歌的语言,不是道德化的语言。是私人语言。后一句是道德化的语言,也叫公共语言。

“公共语言”是道德化的、全称判断的语言。比如说“花是美好的,人生也应该像花一样美好。”“热爱祖国、热爱土地、热爱天空、热爱云彩、热爱树木、热爱自然。”这些都是“公共语言”。这些属于大家都能说,跟个人情感、个人经历没有最直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细节,具体的情感,具体的历史,具体的空间的语言。“公共语言”就是陈词滥调,温和点说是“熟词”。

    写诗时要避免熟词,要把各种各样的熟词去掉,包括连词、助词、感叹词,以及判断句式也要去掉。一流诗人不会用熟词来创作,因为熟词会让思维滑入习惯性轨道。

      我们现在得语文教材,大部分白话诗都是“公共语言”构成的,是分行的口号,是断句的标语,不是真正的现代诗。真正的现代诗,运用的是“私人语言”。

    初学写诗,要努力寻找跟自己有关系的词,没有关系的也要找,但不能找符合道德的。

三、诗歌的隐喻

    隐喻,是指用另一事物来说起此一事物。诗歌里常用隐喻。

    英语世界流传最广的隐喻是莎士比亚在喜剧《皆大欢喜》里说的:“世界是一个舞台。”

    中国人熟悉的隐喻是“人生如梦。”

      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隐喻。“某某是一头老黄牛”。

      隐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核心的驱动力,隐喻构成了人类文化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国家意志,通常以隐喻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祖国,母亲!”或,“大地,母亲!”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这句话里就有梅花这个隐喻。“梅兰竹菊”都是常用的传统隐喻。“出淤泥而不染”指莲花;梅花则是指君子。

      北岛写过一首世界上最短的诗:

                        生活

                          网

      这就是是典型的隐喻。人际关系的网、互联网的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微信朋友圈也是一张网。

      学会运用隐喻,对写诗歌非常重要。书中还对隐喻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学写诗歌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作者认为写作不同文体,语言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诗歌语言是非逻辑性,是反道德化的,是隐喻的。说理性文章的语言是准确的,精炼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