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路,须在荒凉风景中走出繁华的姿态来。
-------七月
梭罗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他孤独而独立,在瓦尔登湖旁度过他人生大多的岁月,我大概领悟不到梭罗他深深浅浅字句的哲学思想。只是刚好现在我读的时刻接近夜晚,深感字字谧静,孤寞悠悠,若能到夜深万籁俱寂时,就更为之神往了。那么,烦世尘杂,为何要扰这寂寞?我无法想象到归隐是种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心生敬意又心动地心向之。他活的像一颗树,高大又明朗,扎进贫瘠土壤深处的坚固的根须和在岁月变化里不迁残酷的绿叶,隐世,隐世,在繁茫烦世中守着自己的素白心做一个素心人。
他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不知从哪知道这样一句话,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的梦想。身心一致,身和心都保持着高度纯洁,不惧沉沦,他的湖承载着他的所有,他慕情又敬畏,他在书本里找到慕情,在瓦尔登湖找到敬畏。于此沉迷,无法自拔。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他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他一心追寻,复杂的是后来者在瓦尔登湖旁一遍一遍读瓦尔登湖试探寻他生活的智慧。
在哲学上,我看来瓦尔登湖实在不是一本刻刻板板的哲学书,像是过着一种简单,独立的生活。我认为或许哲学并不是条条框框的指导你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是一种明明暗暗的指示,有时是有意的指示,有时是无意的指示甚至有时候这些都不是。
在他住在瓦尔登湖那段时光,他成了著名的“钉子户”,他拒绝向当时的美国政府交税,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还保留着奴隶制,并且他认为自己居住到山上之后,一切的收获都来源于自己的辛苦劳作和大自然的馈赠,自己的存在跟美国政府无关,他是大自然的,政府不能拿取。他甚至被羁押,还是在亲戚朋友们交足了纳款,才被释放。他永远身体和心一致。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一位美国评论家说到。
迪卡尔:我思故我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宇宙,明了的心,从万物中终能领悟。
在瓦尔登湖有种很奇妙的组合,山,人,湖,好像一体,融融恰恰,不是刻意的融化,刻意的迎合,而是山水中有人,人就是人,他就是他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我就是我,我们最重要是明白我是我,人终究一生追寻的最终都是本我。梭罗终究一生都在认识自己。
仍年少,无知,读之甚浅。唯恐,唯恐。唯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