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荆笆 送冠瘟 - 草稿

  燎荆笆 送冠瘟

          (散文)

        杨建玺 

 

鸡娃和荆笆

      鼠年春节,因突发疫情,让人们像冬虫一样蛰眠了一个正月,没人走亲访友,大街小巷人迹罕至,村村寨寨封村堵路,家家户户大门紧关,正如传说中躲年兽的情景一般。可喜的是,经过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协力,冠瘟渐行渐远,疫情逐步缓释,孩子们和家人可以走出家门,在路畔塄坎捡拾柴草,为正月三十晚上“燎荆笆”做准备了。

   

麻披做的笤帚和鸡娃、药葫芦

    燎荆笆习俗始于何时?我没考究过。但关中西府一带,至今延续这一习俗。所谓的“燎”古书上解释:“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也就是说放在地上烧;荆笆,是关中人对笼屉的叫法,然而燎的“荆笆”由麦秆或荻草秆结成两三平方厘米大小的片片。记得小时候过了正月二十,村西的大姨和七爸婆(爸婆即:曾祖母)用裁完衣服剩下的各色布头,为村里的孩子缝制“鸡娃”(“鸡娃”即“荆笆”其中之一,也是“荆笆”的另一称呼,由“鸡娃”、“荆笆”、“葫芦”、“笤帚”四样组成;鸡娃与葫芦由布头做成,笤帚则是用麻披或糜芒扎成两厘米左右的小笤帚)。做好后便分送给孩子们,然后由其母亲为自家婴幼儿缝在衣袖上或是挂在自家箸篓罐上。直到正月三十晚上 ,燎荆笆的篝火燃起时,再从袖子上摘丢下来扔进火里。

     

拾柴的老人和孩子

燎荆笆又叫燎百病,“燎”谐“了”,即完了。据老人讲,燎荆笆的目的就是燎灾、驱瘟,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诸事平安。从“荆笆”的组成部分来讲,荆笆是蒸馍必备的工具。荆笆谐音“尽巴”、“净巴”,“尽”为结束、“净”为干净、“巴”是尾巴。荆笆就有了两层寓意:一是有吃有喝,二是病痛到此彻底结束。其中,笤帚的寓意是把霉运、晦气和各种病痛除干净;鸡能驱鬼怪,鬼怪听到鸡叫声便会逃跑,鸡娃寓意遇事皆能逢凶化吉,驱除蝎子、毒蛇等害虫;葫芦则寓意福禄和灵丹妙药,以前神医惯用葫芦装药,太上老君的仙丹,就是用葫芦装的。

     

燎荆笆的柴草在门口摆成一行

燎荆笆的柴草,不能用自家柴垛上的柴禾,要用捡拾回来的各种杂草。相传神农氏尝百草治病救人,所以只有杂草才能消灭顽疾。

   

正在燎荆笆的人们

    燎荆笆的时间和程序,也是有哈数(讲究)的。到了正月三十晚上,喝罢汤(喝汤:吃晚饭),各家把提前拾好的柴禾,堆到自家头门口。待火点燃,便将孩子们袖口上的荆笆揪下来,扔进火堆中,五颜六色的荆笆就在火堆里着了。这时,村子里一片火光,夜如白昼,热闹场景不次于元宵节的晚上。

燎荆笆的婆娘

      看到各家头门口的火堆都燃起来了,孩子们跑来串去,看谁家的柴堆火焰高。火焰越高,则预示着这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人财更旺。等杂草树枝烧得差不多了,火焰小一些了,这会儿才到了燎荆笆的高潮:一家大小,包括街坊邻居依次从火堆上跨过,太小的孩子则由大人抱着,一起跨过,跨火的同时嘴里还不住地念叨“燎,燎,燎荆笆,燎了荆笆不害啥。”这家燎完,大家又急忙跑到另一家,蹦过来、跳过去的玩——这才是真正的“燎荆笆”。

欢乐的孩子

      有时,燎荆笆因柴草火焰太大,把头发眉毛都有燎着的。在燎荆笆过程中,火焰会将身上的病毒、妖魔、晦气统统烧掉、赶跑,无形中给身体做了一次高温杀菌消毒。看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熊熊烈火,这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从前,对于人们既是一种心理慰藉,也许还真能起到一些治病作用。等柴火基本烧尽,地上只剩下一堆红红的没有火焰的碳灰时,人们还怕病魔不能彻底被烧死,各自从家里取来铁掀或鼓毒(鼓毒:长把,头似木锤,以前用来破碎田地板结土块的农具。)使劲拍打火堆,使其粉身碎骨,永世不得翻身。在拍打过程中,碎金似的火星腾空而起,夜空中呈现出一个犹如烟花似的蘑菇云,好似金龙腾空,又像凤凰涅槃,美丽极了。庄户人则把火星比做小麦花、菜籽花、豌豆花……,人们用飞舞在空中的火星占卜一年庄稼的收成,火星越多预示着又一个丰年。

勇敢的媳妇

      燎荆笆的火焰熄灭,标志着欢庆新年的所有活动都结束了。正月尽,心也静,二月二,龙抬头,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又该开始了。

     

拍打火花

今天,时值鼠年正月将尽,我真期望这燎荆笆的熊熊烈焰,能将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大瘟神燎干烧尽,使瘟疫之阴霾灰飞烟灭随风而散,让亿万人民尽享现代医学科技的福音,扬眉吐气!

美丽的火花在空中一瞬即逝

      2020.2.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友人在微信上说:“正月二十三——燎疳节”。我怔住了,久远的节日,己随时间和过往在脑海里遗落,今日它又似火星在记忆里...
    爱弥阅读 4,611评论 0 5
  • 一封告知书:( 广大市民、村民朋友们:“燎疳”,是盛行于我国北方许多农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我县部分市民和城镇村...
    李兴元阅读 552评论 1 5
  • 今夜,和母亲通话的时候,母亲问我有没有燎疳。忽的想起,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三了,是家乡一年一度的燎疳节。 “正月二十...
    陈敏敏023阅读 1,134评论 0 2
  • 小时候,我们过年初一早上总是比着看谁家的饺子吃的早。早上挣开眼睛,穿好新衣服,早起的妈妈早都在厨房忙碌了,洗漱完,...
    风舞玲珑阅读 3,265评论 6 8
  • 晨兴理荒秽, 重拾故园情。 几时梦里重游,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飞阁流丹, 高树入云端。 看山河顿锁...
    黔中吟阅读 1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