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老师 巧言令色 鲜矣仁 这一章是告诉我们不要巧言令色 要正直实事求是 具有一颗仁心吗?然而读乡党篇时 感觉恭敬到极致 礼到极致时很难说其外在行为举止与 巧言令色 有很大的区别啊
@周洲 孔子说:“说话的口气和面容的神色,都是心灵的符号,通过它们最可以认识一个人。有德的人,口气神态皆中正平和。假如用甘美的言辞,迁就是非,阿谀奉承,而使听之者喜,这就是巧言。假如用卑顺的神色,迎合人意,谄媚巴结,而使见之者悦,这就是令色。这两种人,其仁必定是很少的”。因为,仁是心之全德,可以因应万事,决不会如此偏斜。反观乡党中的孔子,凡事皆有分寸,外在的谦卑与内在的恭敬表里相随,无一毫勉强。是真正的仁者。
@周洲 下面我们将《论语》第一章整个解说一遍:
人在学习时,常苦于艰难而心中不快,这是因为他学之不熟,而感受不到趣味。其实,人性本来都是善的,都有着老天赋予的明德,也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受限于人的气禀和欲望,人的明德有时会昏昧不明,因此,不同人的觉悟就会有先有后。学就是一个后觉悟的人通过效法先觉悟的人,重新照亮自己的明德,恢复自己的良知良能的过程。明了了这一点,这个人就能升起无限的向上心,更加努力地去学。学了以后,又能适时并时时地实践而不间断,那么随着所学的渐渐熟练,道理融会贯通,他心中的善念便会时时相继,产生无量的欢喜心。这就是 “不亦说乎”!
一个人,当他觉悟到人性都是善的,而且这种善来自于统一的天地之道,就会产生万物一体的思想,拥有“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情怀,故而就会广结善缘,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原因。然而,即便他与人为善,但是仍然有人会不理解他,甚至讽刺、诽谤和打击他。他知道这是由于那个人被“气禀所拘”和“人欲所蔽”,他就不会产生疏离心,仍旧要存心去帮助那个人,期待终会有其觉悟的那一天。当他这样想的时候,心中自然没有烦恼和郁闷了,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谢谢老师[抱拳][抱拳][抱拳]再弱弱问下 [调皮]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 不是一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