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为啥不怕热?

记忆中的夏天,

虫鸣鸟叫,繁星点点,

妈妈拿着蒲扇为我们扇走蚊虫……

那时,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没有冰激凌,更没钱去避暑胜地,但那时我们并不觉得热啊。

我在想,到底是那时候天不热,还是童年的我们心太净?

又或者,那时候,只知道疯狂的我们开心地忘记了热这回事。

那时候,夏天是从第一根冰棍儿开始的。

除了上街赶集时能买到冰棍,在家里也能遇到卖冰棍的人来。

他们往往骑着二八自行车,车后带着一个泡沫制成的降温盒,里面装着一个个裹着花纸衣的冰棍。

那时候没有冰箱,西瓜就泡在凉水里,一勺子挖进去是再高级的冰激凌也替代不了的香甜。

那时候,夏天的时尚就是各式各样的塑料凉鞋,赶上有集市的时候,卖鞋的会在街边摆成一大片,五彩缤纷。 那时候没有空调,天热的时候就喜欢坐在电风扇前面。夜晚睡觉前,还会在坐扇前放一盆凉水,吹出来的风又凉又清新。

那时候,房前房后都是树。孩子们在树荫下的碾盘上,写作业,玩泥巴,抓石子,打纸牌。大人们在树荫下做农具,纳鞋底……

村口的树荫凉,往往还是村里的饭场。吃饭时,各家的大人孩子都端着饭碗,或蹲或站地齐聚树荫下。

那时候,没有暑假班,没有特长班。暑假期间,除了帮大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儿。

天不亮就起床了,天黑了还在场里地里、河里沟里、风里水里玩儿。

打水仗,捉知了,逮泥鳅,玩泥巴,捉迷藏......

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年代,眼睛是明亮的,快乐是自然的。

那时的我们,真是见风就长。

有时候,假期里能看到一场或几场露天电影。

这时候,村上的热闹与喜庆程度,几乎赶上了过年。

早早吃罢晚饭,大人们就牵着孩子们的手,搬着小板凳,去村头空地的电影幕前等候。

直到放映机把荧幕照亮,一双双小手好奇地随着发电机的光亮在荧幕上舞动,电影就快开始了。

《葫芦娃》《黑猫警长》《小兵张嗄》,还有一些红色革命片,是那时候常看的影片。

电影结束后,往往吵闹着要来看电影的孩子们,已趴在大人怀里或后背睡着了。

编辑:徐晓燕

花露水,电蚊香,对那个年代来说,是陌生的。

那个年代,最熟悉的两种味道,一个是清凉油的味道,一个是妈妈的味道。

被蚊虫叮咬了,就涂抹一点清凉油,钻心的凉,透心的舒服。

在场院里,在树荫下,在房顶上,在蚊帐中,我们倒头睡着后,妈妈会摇着大蒲扇为我们扇扇子,驱蚊子。

往往是,睡一觉醒来后,妈妈还在摇着蒲扇,不停地扇啊,扇啊......

空调的风太凉,电扇的风太猛,只有妈妈的蒲扇扇出的风,那么柔,那么轻,那么养人。

至今,仍晃动在记忆深处。就像她的爱一样,永不消散。

儿时的夏天,你还记得多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是带情绪的,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串联起来,有可能给人带去温暖,但也可能带来伤害。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
    猫味矿泉水阅读 262评论 0 0
  • 寡人要一统天下, 管它如何战火纷纷, 用十万伐燕,二十万伐魏, 五十万伐赵,一百万伐楚。 只剩下齐国,便只用武力恫...
    夜宿风雪阅读 375评论 0 7
  • 回家的路上,车子不停在往前开。 很享受这样寂静的夜晚,什么都不去想。 心中压着石头,但我只想回家好好睡一觉。 未来...
    萍姐pinkie阅读 2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