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语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文/湖畔书苑.邓厚甜

                                                            警惕网络毒文化

        正上幼儿园的儿子很认真地在我面前叽叽咕咕展示了一段“咒语”,然后问我“妈妈,你猜猜我说的是谁呀?”疑惑之余,儿子得意地说“是山海经怪物。”我问他这个山海经怪物长什么样子,他却说是轮胎加青蛙。这是哪儿跟哪儿,完全和《山海经》不沾边,这立马引起了我的警觉。

      经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儿子口中所谓的“山海经怪物”,实际上由AI合成,搭配意大利语魔性音频,有的怪物长着人的双腿,木头的身子;有的怪物长着大象的头,仙人掌的身子,穿人类的凉鞋;有的怪物长着鳄鱼的头,身体却是战斗机……在怪物图谱里面,像这样把动物、植物、人类等混合拼接在一起的怪物比比皆是。不论是怪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和我们的《山海经》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一场由AI技术驱动、网友共创的网络低俗文化狂欢:“意大利脑腐”(Italian Brainrot)。

部分“外国山海经”怪物形象

      我严肃地纠正儿子,告诉他这不是山海经怪物,但他却对这些“山寨版”的怪物深信不疑。当我进一步了解后,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偶然的网络流行文化,倒像是一场刻意偷梁换柱的毒文化传播。各大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关于这些所谓的“外国山海经”小视频,有的是介绍各个怪物的特征、技能、战斗力等;有的是用这些怪物形象进行二次创作,加入了暴力血腥,甚至是犯罪情节,制成动画短片,在优酷上就有一部200集的《外国山海经》英文版动画视频,标签是“搞笑”“益智”;还有的是通过连线游戏、比赛等方式教小朋友如何来记住那些又长又拗口的怪物名字,然而真相却是,那些看似标新立异的名字却是意大利语粗俗脏话。各知名电商平台还推出了一系列“外国山海经”产品来推波助澜,比如描摹本、贴纸、拼图、磁力安静书、手办等等,都是针对低龄孩童设计的。这些被包装成“人畜无害”的网络毒文化,通过荒诞形象、魔性音频与商业化营销,扭曲青少年甚至是幼儿的传统文化认知,亟待我们警惕其背后的文化侵蚀。

网友整理“外国山海经”怪物对应配音

        在还没接触咱们自己的神话故事之前,孩子们脑子里却已深深刻下凭空捏造“神话”的印记,这种鸠占鹊巢、混淆视听的文化入侵方式让我不寒而栗。我尝试用举报的方式让视频下架,但发现是徒劳。于是我果断在智能电视上卸载了相关应用,尽可能让孩子在我眼皮下看电视,以便掌握情况,并买了真正的《山海经故事》绘本给孩子讲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通过正面引导孩子,进行文化的正本清源,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可以预见到,伴随着AI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门槛也必将越来越低,相关危害内容散布也会越来普遍和隐蔽,而对其的认定也会越来越难,越来越繁重。而‘外国山海经’的流行,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滥用、资本逐利与文化空心化交织的警示信号。今天我们可以下架‘外国山海经’的相关内容,明天在一些力量的推动下,‘外国封神演义’‘外国西游记’又会冒出来。”这是我在查找资料时看到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上,不能只寄希望于国家给我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还得自己行动起来,和国家一起,坚决抵制一切毒文化入侵,守护孩子健康成长,守护文化根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