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签读书法23

R:

太多要讲的东西。

一位优秀的表达者(愿意成为拆书家的人通常是表达能力较强的人)常常受到的诱惑是:要说的太多、想说得精彩。最后,可能让学习者评价“课程准备充分、讲师表达能力很棒。”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给定学习时间不变,拆书家说得越多,学习者参与就越少。

拆书家现场学习中的任何环节都是RIA的一部分,当图书片段确定之后,R的时间基本固定,那么,属于拆书家的I(引导促进)的时间越多,属于学习者的A(拆为已用)的时间就越少。

所以,拆书家讲的不在多,而在于适用篇幅的引导来得到一场现场学习的A。

I

少即是多,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师讲得太多,听众缺乏思考、现在演示和考虑日后实际应用,最终学习效果较查。应该以学习者为主体,注重引导听众去思考、关联经验,现场演示和考虑未来应用场景。同理,在汇报、说教时,都不要自己一直说,而是引导他人去关联实际,现场演练、操作。

A1

陈安之课程,现场都是培训师在讲,听众都是在听,感觉非常有道理,听得热血沸腾,但课程结束之后,对自己生活、工作没有什么改善。这恐怕就是培训师在课堂上没有把听众作为学习主体,自己讲得太多,也没有引导听众进行现场演示、使用,结果听了就忘。

A2

怎么教父母使用微信?不要自己一直跟父母说,你要怎样怎么使用,而是要引导父母。比如,介绍红包功能,跟父母说:平时你们都给我们发红包,现在微信也可以发红包了,然后指出红包功能的入口,让父母马上操作,最好让其不懂就问自己,这样教父母使用微信功能更加高效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